目前分類:街頭獵殺 (12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若說 ASX 已經是鳳毛麟角,那麼這台三門 PAJERO 就很難找到什麼詞彙來形容它的稀有。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頂級車型」這種玩意兒在臺灣可說是孤芳自賞,一方面價格已經與更上一層級別車型入門款重疊,二來頂級必然就是更大排氣量引擎所帶來更高牌照稅負擔,二手也是有行無市,所以真正奉行「寧為雞首 不為牛後」為規臬者寡,代理商也往往不大願意引進這種尷尬車型。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AUDI 5000 這種稱呼是第二代 AUDI 100 C2 外銷北美時才出現的,與 90 外銷版 4000 名稱相互輝映,也因為 4000/5000 的名稱朗朗上口,後來 5000 在北美發生暴衝疑雲時,4000 自然也被捲入其中,最後於 1988 年兩者均暫時退出北美市場,後來一度以 AUDI 100/200 與 90 名稱重返市場,但反應不佳,據說 AUDI 在 1995 年將車系改以 A 命名亦與 4000/5000 在北美發生的風波有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菱敞篷車在臺灣知名度很低,因為沒有任何一款曾經正式進口過。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旗艦車的排氣量之爭,是一段很有趣的話題。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Class Sportscoupe 是 Mercedes-Benz 跟著 BMW 一起興風作浪的產物,當 E36 ti 巧妙的以 E36 的外型掩蓋 E30 底盤而開拓市場後,賓士也沒閒著,在 W203 推出之後,也來玩一個掀背款,而且還賦予這台車一個很特別的底盤代號:CL203。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自達」本來有機會成為臺灣最早期生產的境外品牌之一。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見到「Baur Cabrio」應該都是從 BMW 的車款而來,Baur 其實是一間歷史超過百年的汽車廠,與 BMW 的合作更可以追溯到 1930 年代,在 1980 年的 E30 達到最顛峰。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7 年底,號稱 AE86 後繼車的 ALTEZZA 登場,也是日本最後一台平價 FR 小轎車。ALTEZZA 在一開始獲得媒體極高的推崇,認為比 AE86 更實用更有樂趣的 FR 轎車,尤其臺灣島內對於 RS200 的 3S 引擎過份神話,在在忽略了這台車其實並沒有受到日本太多消費者的青睞,畢竟日本的經濟不振多年,早就讓汽車用戶忘卻買車的樂趣指標。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4 年我國政府宣布與韓國斷交,韓製車亦隨之禁止進口,當時代理韓國車的車商哀紅遍野,僅有代理 KIA 的進輪稍微倖免於難,因為偏偏 KIA 有一台韓國車不是韓國做的,而且這台車還剛好碰上週休二日的休閒風氣大開,那就是 SPORTAGE。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60 Executive 是延續自 760 Executive 的車型,但 960 Executive 的車高已經沒有像 760 Executive 般的加高,外型上也就更加低調。960 Executive 軸距同樣延伸 15 公分,車長剛好超過五米。而最早期的 960 Executive 配備也只有 760 Executive 的水準,亦即較大的後座空間、後門飾板煙灰缸、整塊原木厚片車門飾板,其他跟 960 都一樣,甚至連中控台核桃木都半點沒有。要到小改後的 960,Executive 才出現更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電動硬頂是日本車廠率先導入量產車的,但這種設計在日本車卻沒有一台能因此吃得開。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ISMA 這款車現在已經讓人很陌生,不過它是當年三信打下臺灣 LANCIA 江山的開山始祖,雖然沒有 THEMA 這麼滿天嘎響,但 PRISMA 行銷上也創下許多當代新頁。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C Stradale 是 GranTurismo 輕量版本,一開始僅配有基本空調與音響,但市場普遍希望能像 911 GT2/GT3 般有更多「實用」化的配備,是以 2014 年式開始,MC Stradale 已經有後座這種東西,同時也把很少人選配的防滾架剔除選配清單之外,並且鋁圈也改成比較內斂的銀漆五爪雙肋式樣,整台車變得斯文許多。坦白說這樣有些可惜,尤其是 GranTurismo 原先帶有 Maserati 三叉戢的鋁圈被換掉,感覺少了些車廠既有的韻味。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我國海關有關規定,外國車可通過申請依法在台短時間停留行駛上路,通常使用這項條款出現在本地的就是隨船工作車輛,畢竟船舶入港補給總是需要一段時間,各項物資輸送如果有自己的車輛在跑就方便許多。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基於與福特合作關係,CLARUS 與它的前輩 CONCORD 都是雙生字 MAZDA 626,從 CLARUS 車門可以很明顯看出 CLARUS 與「93 天」的關連,KIA 僅就車頭車尾做修改,其餘變動不大。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代 FOCUS 在臺灣以原裝進口身份上市,計有三門五門這兩種兩廂車型,所以普遍對初代 Focus 都是停留在掀背的印象,不過海外初代 FOCUS 尚有敞篷、四門轎車與五門三廂旅行車這幾種款式,並沒有正式進來臺灣。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ONDA CIVIC VI EX (1)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不同於性能出身的跑車,美系 Coupe 在本地數量極少,絕大多數車款都只有個位數,就算 90 年代複式代理的混亂局面,四門衍生的 Coupe 照樣沒人願意賣。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270」這個型號最早出現在賓士是上世紀末 W210 追加的柴油引擎 E270CDI,這顆代號 OM612 的柴油渦輪引擎採用比較特別的直列五缸設計,取代原先 E250CDI 那顆 2.5 直列五缸 OM605 柴油引擎,而後進一步推廣到 ML 與 W203 車系。W211 一開始也用上這顆 2.7 直五柴油引擎,但這具引擎已經是五缸的極限,所以油耗、動力、排污都已經碰頂,所以前後用不到十年就被取代掉,算是近年壽命最短的賓士柴油引擎。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