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旗艦車的排氣量之爭,是一段很有趣的話題。
600SEL/S600 的推出主要是源自於同鄉 BMW 的壓力,1986 年 BMW E32 7-Series 率先推出德國戰後第一具 V12 轎車引擎(W100 用的也不過只是 V8),轟動車壇,立刻把排氣量更大的 560SEL 比下去,所以推出一個排氣量更大的 V12 成為賓士 S-Class 首要之務。然而,當 W140 600SEL 出現以後,BMW 並沒有立刻跟進,E38 旗艦車型 750iL 也不過就 5.4 公升而已,如此用意也讓賓士 S-Class 去背「吃油怪獸」的十字架。所以 W220 首要之務又變成瘦身,並且大幅將引擎改往省油取向,S500、S600 引擎的變化最大。
W220 S500 引擎改用三汽門 SOHC 設定,馬力縮了近一成,但油耗也改善一成;S600 變化更大,排氣量一舉從 6 公升降到 5.8 不到,馬力也降了一成,所以 2001 年大改的 E65,光是 745Li 就已經跟這具 V12 引擎輸出不遠,遑論 E65 把 E38 車身放大 N 倍。加上 i-Drive、懸浮中控台的新穎設計,E65 很顯然的把 W220 氣焰壓過去。要不是第二代 A8 大賣,E65 要成為歐洲最賣的旗艦車並不會太難。
如此一來,W220 小改款也變得很重要。2003 年小改的 W220,引擎最大變化就是在 S600 這款車,引擎稍微縮小到 5.5,但加入雙渦輪,輸出暴增,成為當代繼 E23 745i 之後第二台加入渦輪增壓的旗艦車。當然,小改 S600 暴增的不只是動力,售價也狂漲三成,以臺灣為例,小改後的 S600 要價已經超過 900 萬元!
由於臺灣特殊的機場接送租賃車文化,要看到貨真價實的 S600 並不容易。簡單的辨認方法是 18 吋鋁圈、前葉子板 V12 字樣與雙出排氣管,一般很少有接送業者細心到這種程度。當然,在更仔細的話是看 ABC 主動氣壓式懸吊,W220 S600 是標配,其他車款選配的很少,因為要價太貴。有趣的是,W220 S600 也是因為這組氣壓懸吊太容易壞,加上排氣量驚人,二手行情下滑的程度,也是一等一的。
這樣,應該就會明白何以 BMW 7 系列不怎麼跟賓士聞風起舞了吧!
--
街頭獵殺(台北三重):Mercedes-Benz W220.5 S400
街頭獵殺(臺北小南門):Mercedes-Benz W220 S500L
稀有車:Mercedes-Benz W220 S600 Pullman
街頭獵殺(德國):Mercedes-Benz W220 S55 AMG
街頭獵殺(台北科技大學):Mercedes-Benz W220.5 S280
日本傳真:Mercedes-Benz W220 S-Class SWB Lorinser Taxi
街頭獵殺(臺北西門):Mercedes-Benz W221 S5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