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AETON」這個詞在西方社會上有著神聖的意義,是以在汽車界被運用的頻率也相當多,PEUGEOT、DATSUN 第一款車都叫做 PHAETON,後來陸續以此為名的車也遍地開花。最新一款叫做 PHAETON 的就是 VW 的旗艦。


 


對 VW 而言,PHAETON 代表的是集團火力展示,此平台衍生出 A8、Continental GT/Flying Spur 等頂尖車款,當然也可以用在 VW logo 底下成為品牌形象提升的助手。而且 VW 還大手筆的打造透明工廠,讓 PHAETON 準車主以及車迷可以一覽製造過程,這可是其他兩款雙生車所沒有的待遇,畢竟 VW 量產車長久以來都在中型房車便嘎然而止,PASSAT 當 VW 車系老大已經二十多年,PASSAT 固然產品形象出色,但不免讓 VW 品牌形象無法升級,是以肩負此重責大任的 PHAETON 享受到更多待遇也就無可厚非了。


 


PHAETON 的銷售表現,除了「差強人意」也找不到太好的形容詞(詳見街頭獵殺(台北民生社區/台北信義區):Volkswagen Phaeton 6.0 ),原本最看好的美國市場也草草退出,所以在 VW 內部曾經引發論戰,到底第二代 PHAETON 要不要繼續做下去,而各地的市場要不要繼續賣下去?





二代 PHAETON 的脈絡,其實跟先前討論的五代 CIMA 很像:都是開發經費低廉、銷路不怎樣,但對於員工士氣以及品牌有個交代(詳見NISSAN Y51 CIMA 的神聖使命 )。不同的是,PHAETON 對於用戶的品牌形象助力並不是很大,多數買 PHAETON 的人並不是看上 VW logo,反而是因為 PHAETON 實惠的價格,這點是頗出乎 VW 意料之外的,PHAETON 走上 LEXUS 那種物超所值的路線來行銷並不是當初的預期。


 


PHAETON 對於 VW 形象提升的限制由來其實也滿有意思的,NISSAN 雖然中文或者日語叫做「日產」,但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只是單單象徵「日本生產的汽車」,大家都已經很習慣的把「日產-NISSAN」當成一種汽車品牌;但是 VW 始終讓人會從字面上解讀成「大眾汽車」,而不太容易理所當然的把 VW 當作單純的汽車品牌(臺灣香港澳門因為翻譯的關係躲過一劫),同樣的問題也出在 Oldsmobile,就單單因為創立人姓 Olds(老人),整個品牌再怎麼操作年輕化議題,就是會被人家笑稱是「老人車」一樣,最後落得收山局面。以 VW 現在的產品以及品牌來說,雖不太可能關門大吉,但是品牌文面字意包袱的沈重,也非一台 PHAETON 就能衝破的,甚至近幾年也陸續發現 PASSAT、JETTA 這類車款在同類競爭對手當中,並不能在「豪華形象」佔到任何便宜,不像韓國車已經靠著歐洲設計逐漸在挑戰消費者售價底線,亦即 VW 就因為這個品牌名稱,註定只能在市場當中取得現在這種無法繼續攀升的形象定位。PHAETON 的做法不過也只是飛蛾撲火,更要命的是兩代 PHAETON 都把外型設計得很像 PASSAT,除了超值、低調以外,實在很難打動購買慾。


 


當然,PHAETON 的形象功能也不是完全沒彰顯出來,至少她會讓買 A8 的人覺得 A8 挺高級的,因為再怎樣都比 PHAETON 高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