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產車自 1955 年進入全自主開發之後,發展到 80 年代泡沫經濟達到顛峰。此時日本造車工藝早已達到世界水準,國產車市佔率不斷提高,進口車也逐漸被邊緣化。是以日本政府才敢讓進口車完全零關稅的在日本市場撒野。
進入 21 世紀後,還能在日本生存的進口汽車品牌已經不多,大抵就雙 B 與福斯奧迪,OPEL、SAAB、LANCIA、SsangYong 這些二線品牌已經悉數陣亡。至於其他二線品牌也算是在市場邊緣掙扎,畢竟日本國產車品質好,又適合當地用車環境,價格也便宜,進口車的吸引力,除了品牌光環之外是很難以發揮的。
也因此,四大品牌以外(雙B VW AUDI)的進口車都是靠一些奇奇怪怪的車型在撐場。比方之前福特在日本賣最好的車竟然是臺灣製造的 ESCAPE,第二名是野馬,第三名則是 Lincoln Navigator,其餘轎車一律不引進,不然沒有競爭力。這種現象並非在 21 世紀之後才出現,80 年代後期就已經有這種現象。
關心日本中古車的不難發現,日本拍賣上的 20 年份以上中古進口車,幾乎清一色都是五門旅行車,就以 VOLVO 來說,當年日本 960 Estate 銷量是 960 Saloon 的五倍左右,對日本人而言,都已經買到進口車了,自然要買一些本地沒有的級距或者特殊款式,也因此,90 年代日本幾乎所有進口車都會把臺灣向來視為市場毒藥的敞篷車、Wagon、Hatchback 通通弄進去,而且數量大多比典型轎車多很多。相對的,路上見到的四大品牌以外的進口車,基本上看不到房車的。
照片這牌三代 TAURUS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第三代 TAURUS 發表當時以「2005 年大車」為開發目標,所以外觀非常奇特,其旅行版本外型也是一絕,如此便可吸引到市場邊緣的消費者眼光。反觀臺灣,三代 TAURUS 轎車外型怪異歸怪異,還有一定市場接受度,但如果當年福特六和引進旅行車的話,下場肯定只有悽慘兩字可以形容。
<照片提供:顏巴>
--
街頭獵殺(臺北北投):FORD TAURUS I SHO
街頭獵殺(台北市中崙):FORD TAURUS 第五代
街頭獵殺(台北世貿):FORD TAURUS 第六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