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和泰在大直舉辦 V-Party 大型演唱會,邀請當時一線歌手、樂團,載歌載舞發表 VIOS,加上布蘭尼的助陣,這款車成功雄踞同級市場十年,不曾有匹敵對手出現,甚至在 VIOS 下台一鞠躬之後,同級距的 March、Colt Plus 也沒有因此獲利,長達半年的改款空窗期,消費者還是很樂意期待新一代的 VIOS 出現。的確,全世界也只有臺灣生產第一代 VIOS 最久,甚至第二次小改都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畢竟 VIOS 在台灣整整跳過第二代,以第一代繼續充場面,就算負面傳聞、安全性質疑不斷,VIOS 依舊獲得消費者青睞。
其實道理很簡單,踏入職場數年的學弟學妹,買的新車就兩種:LIVINA 或者 VIOS。前者是因為空間大、價格便宜;後者就因為是「最廉價的 TOYOTA」,開著 TOYOTA 出門等於是張名片,至少不會被人看扁,而且零件取得容易,二手行情高,哪怕是 2003 年第一批出廠的 VIOS,在正常使用情況下,隨便賣都可以賣到六位數,抗跌能力令肉場滿谷的福特汗顏。也難怪在 VIOS 宣布停產之際,部分豐田經銷商也傳出搶車情況,讓剛走出鬼月的業代馬上撈了一筆。
然而,盼了十年的新款 VIOS,拿到規格表的第一時間,相信多數人都會發現,好像配備沒多什麼,價格、尺寸都小有增加,但是,變速箱竟然還是沿用那個萬年的「四速自排」?!
都什麼年代了還用四速自排,RAV-4 都已經換成 CVT 了,為什麼新 VIOS 不用 CVT 卻還是沿用萬年四速自排呢?先慢著。CVT 的好處不外乎省油,但提出萬年四速質疑的人有沒有發現,新 VIOS 的油耗是多少?
根據大陸的數據,新威馳 1.5 自排款百公里油耗是 5.7 升,換算成臺灣人熟知的標示,就是一公升跑 17.54 公里,這樣還不夠省嗎?固然,換上 CVT 或者九速自排,新 VIOS 可以輕鬆跑到一公升 25 公里以上的境界,不過一來成本會提高連帶波動到售價,二來,製造出一台這麼省油的 VIOS,有必要嗎?
什麼叫有沒有必要?
其實,按照 TOYOTA 的產品研發力,新 VIOS 大可從歐規 YARIS Hybrid 借艦,把 CVT 與 Hybrid 全部擠進去,一公升跑破 28.5 公里(這是歐規 YARIS Hybrid 的數據),除了電動車、摩托車、手推車以外,肯定是沒有他品牌對手了,那為什麼 TOYOTA 不這麼做?
猶記得這一代 ACV50/ASV50 CAMRY 剛上市時,也被批評沒有 Hybrid、配備爛、沒誠意,結果 AVV50 Hybrid 大器晚成,上市之後第一時間佔據同級車 75% 的銷量,對手紛紛停產或者擺爛,時至現在,國產中大型房車還有什麼可以選?也就剩下一個銷量跟胖達人差不多的 TEANA,ACCORD-進口,GRUNDER-絕版,MONDEO-進口,通通一邊涼快去,可以說和泰靠著 CAMRY Hybrid 成功一統中大型房車的江湖,也讓和泰去年市佔率達到 34% 的水準。
這樣有什麼不好嗎?當然不好
除了 CAMRY 以外,和泰國產什麼,什麼就稱霸級距,ALTIS、YARIS、VIOS、INNOVA、WISH,哪一個不是冠軍?哪一個不是跟第二名銷量差一倍以上?CAMRY 的模式,大可套用在這些其他國產車上,可是和泰沒有這麼做,同樣也是要問,「為什麼」?
四個字:「唇亡齒寒」。
可口可樂曾經說過,如果哪一天百事可樂有財務危機,可口可樂一定第一時間無償伸出援手,因為沒有百事可樂,就沒辦法創造今天可樂市場的蓬勃,也就沒有可口可樂的營銷神話。各位想想,如果 ALTIS、YARIS、VIOS、WISH 紛紛把對手變成絕版或者進口,身為對手的你會怎麼做?
一個不遠的殷鑑在澳洲。澳洲國土面積是臺灣的 210 倍,人口卻跟臺灣同為 2300 多萬人,汽車市場一年銷量比臺灣多幾倍,加上地廣人稀,理應國產車蓬勃發展。的確,澳洲曾經有過國產車的黃金歲月,GM、FORD 都在當地用海外基礎研發出特有車種,三菱也不落人後的在當地搞出 DIAMANTE、380 的專屬型號。然而,澳洲近年景氣低迷,而政府卻又白癡白癡的不斷因應 WTO 而降低進口車關稅,三菱老早就退出江湖,而排行老三的福特也在幾年前宣布近年就會收山。前年底,Holden 亦表示,2015 年會關閉所有本地生產線,由美國代工澳洲特殊車款應市。但最令人傻眼的是,龍頭 TOYOTA 也宣布「俺不玩啦」,2017 年全面撤出澳洲國產車行列。也就是說,2017 年以後,澳洲會變成一個跟紐西蘭一樣只有進口車的地方。
這三間龍頭在退隱聲明裡面都有提到,市場萎縮以及關稅不斷降低是主因,更有說法指出澳洲近年汽車關稅已經降到 5% 的境界。進口車只要 5% 稅,聽起來似乎是件好事?好個屁!
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台灣會怎樣?100 萬就可以買到原裝進口的 A-Class,340 萬買新 S-Class,實在是太划算了!那誰還會去買國產車呢?當然沒有,所以國產車工廠會一個一個關閉,而政府也會因為減收關稅而擴大財政赤字(這的確是澳洲一個頭痛的問題),於是就會發生連鎖效應。
臺灣目前靠汽車製造以及周邊零件產業為生的人口,至少也有個幾十萬人,若把親屬都算進去,肯定會破百萬,這些「產、研」的人員失業之後,不僅臺灣失去研發技術,勢必將造成更大的就業問題,臺灣哪來的產業去接濟那這票大軍?於是臺灣島內經濟無法循環,只好繼續下挫,巴望對岸的阿共仔伸出援手。國土面積小澳洲 210 倍的臺灣,從地理、產業、資源等角度,其實根本不應該出現國產車工業,是因為嚴慶齡先生的執著,然後一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培育出臺灣的零件產業實力,進而促成台灣在世界車壇的不凡地位。澳洲對汽車需求這麼大的國家,在生產汽車將近百年之後,也淪陷為進口車的刀殂魚肉,臺灣難道不會嗎?
同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就發生了近乎顛倒的狀況。
韓國人很愛國,都死命愛用國貨?胡說八道!韓國自從與美國簽了 FTA 之後,馬上面臨到日裔美製車傾銷,CAMRY HYBRID 挾著免稅以及省油的訴求,輕鬆把銷售冠軍抱回家,SONATA 只能促銷、找紅牌藝人代言,就怎麼也挽不回市場。韓國豐田還順勢把 SIENNA、AVALON、VENZA 這些根本與當地用車習慣不合的車款弄進來,反正便宜嘛,一定會有人接受尺寸來買。這也讓雄霸市場多年的韓國車商很頭痛,從第二代 SONATA 發展 20 年的自主研發實力,竟然會被一個 FTA 輕易攻破。相較之下,還在萌芽階段的臺灣自主汽車產業,要是政府也來搞 FTA,或者 ECFA 通過汽車整車項目,臺灣國產車工業應該會一夕之間汽化
其實,澳洲三大汽車龍頭有一個關鍵因素沒有說出口,那就是:TOYOTA 車賣太好了,好到讓大家都沒飯吃。一個合理的推測是這樣的:當國產車市場有利可圖時,所有競爭者都會維持這塊市場的外部框架構造;一旦市場變成寡佔或者獨佔時,退出競爭圈轉做進口的人,理應會轉而支持進口車政策。要換做是我,一朝從賣國產車變成賣進口車,我也會透過各種管道向政府施壓降低進口關稅,一來保障 自己生路,二來對國產車市場一拍兩散。
和泰之所以靠 CAMRY Hybrid 一統江湖而沒有被其他國產車商公幹,一個很可能的理由是,國內中大型房車市場早就無利可圖了。根據產業計算,在台灣生產汽車,必須要年銷一萬台才有獲利空間。從 2007 年之後,除了 TOYOTA 以外,基本上沒有哪一款中大型國產車可以月銷達四位數。才沒幾年,連 CAMRY 靠著促銷也不盡然每個月站得上千輛關卡,甚至去年底還破天荒的發生,明明就沒有同級對手,CAMRY Hybrid 還是必須零利率、撲天蓋地電視廣告來宣傳增加買氣。原因無他,就算市場只剩 CAMRY,和泰也無法挽救不斷萎縮的買氣,只好寅吃卯糧的先把未來購車族透過促銷方式吸引這些人提前購車好降低庫存壓力,等待來年再調降生產目標。所以當時 CAMRY Hybrid 上市雖然橫掃千軍,卻也給同級對手一個很好的台階下:打不過 CAMRY 嘛~總比繼續維持個百來台月銷卻還要硬著頭皮國產的窘境強。
CAMRY HYBRID 的滯銷讓和泰警覺到台灣市場的空洞化,如果其他車款也像 CAMRY Hybrid 這樣一統江湖,不僅以後整間公司跟著市場載浮載沈,還得面對昔日的同業倒戈支持進口車政策,到頭來害到的還是自己。正好大陸因為市場對油耗反應疲軟,成本考量之下沒有將 CVT、Hybrid 加進威馳、致炫 L(YARIS),和泰根本沒必要去修改這種設定,只要新款 VIOS、YARIS 可以讓和泰市佔率維持在 3 成強,大家有飯吃,人人有功練,網路上那些叫罵聲,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