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石油危機之後,由 TOYOTA SOARER 點燃的速度競賽再度啟動(詳見 汽車講座25:SOARER-Boom),對手 NISSAN 立刻回敬以 Z31 FAIRLADY 3000 turbo,而馬自達也把轉子引擎發揮到新的境界,一時之間日本跑車好不熱鬧。身為日本大廠的 MITSUBUSHI 當然不會置身事外。


 


早年的三菱也曾打算推出輸出效率比 GT-R 更恐怖的 R73X(詳見汽車講座39:R73X ),結果同樣也是死在石油危機,是以石油危機後的三菱跑車,一開始走的是小排氣量高輸出。但在 SOARER 帶起競速歪風之後,三菱也不再恪守於 2000c.c. 的門檻。由於當時與克萊斯勒在澳洲有某程度的合作,甚至三菱差一點在日本生產克萊斯勒汽車,是以大排氣量引擎的開發也就跟克萊斯勒息息相關。三菱與克萊斯勒合作的結晶,就是這具 4G54 SOHC Astron 系列引擎,不過可能是因為跟克萊斯勒沾上邊,所以輸出數據實在不怎麼樣,石油危機前的 GALANT 馬力都比較大,性能只能靠扭力來撐場面,也就顯得很美式風格。


 


STARION 的外型,根本就是東抄西抄而來,整體車身如同 PORSCHE 944 般,也可說是 SA22A RX-7 的放大版,顯得比較沒有特色,加上引擎取向以及輸出都不是很符合日本當地胃口(日本當地仍以 2.0 4G63 增壓為主力,但比起 SOARER、FAIRLADY 相差甚遠),所以 STARION 並沒有因為泡沫經濟而撈一筆。同時在北美方面,雖然與克萊斯勒投資合作,並掛上 Plymouth 品牌銷售,但 STARION 的市場表現同樣不算出色。




STARION 推出的時候正值本地日本車禁止進口的年代,而因為在北美表現也欠佳,所以幾乎沒有水貨商願意浪費珍貴的「配額」給 STARION,是以本地的 STARION 非常稀少,可以說是日本跑車當中最少的也不為過(數量應該與 NSX 不相上下)。照片這台是車友 Wanger 20 多年前在臺南市大同路的車行發現的,這種特殊管道的作品在臺南出現,算是一種奇景。此車目前是否健在還不清楚,倒是仍有一部大紅色的 STARION 尚稱活躍。


 


<照片提供:Wang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ELSIOR.C@ME 的頭像
    CELSIOR.C@ME

    CELSIOR's Automotive Saloon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