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U6 是從 S5 衍生而來的休旅車,但銷量與品質都是 S5 的好幾倍。有了 S5 的經驗,納智捷在 U6 的確改善了許許多多品質問題,加上沒有國產同級對手,U6 銷量終於讓納智捷低迷已久的氣勢再度翻紅。小改的 U6 找來水野進行動態調教,據聞小改前後 U6 開啟來反應差非常多。可惜個人一直沒有機會試駕到小改前或者小改後的 U6,藉由這篇車友節省黃帶來的試駕文,體會一下小改後的 U6 有什麼讓人格外不同的感受吧!)


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1)

Luxgen納智捷是國人第一個完全自主品牌,基本上從開發設計到上市銷售均由國人自行完成,堪稱台灣汽車業的驕傲,目前旗下共有5個車系,而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於本文主角,定位為跨界休旅車的U6了。

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6)

U6這款車可以算是納智捷第一款成功之作,在U6之前的M7/U7/S5車系,前兩者在上市之初有許多“國籍情結”的以及受其許多所謂“智慧科技”配備吸引的買家購入,然而後續問題一一浮現導致在新車上市三年後成績一落千丈,而S5在預售時期一樣有良好的接單表現,然後續卻因為各種工程問題導致新車上市時程一再拖延,造成轉單的現象,實際上市後也因為定位不明確而受到消費市場冷落,然而在2013年底U6推出後,挾帶著符合市場預期的外觀設計以及定位造成一股銷售熱潮,在當時算是為銷售表現疲弱的納智捷注入一劑強心針,然而上市一段時間後問題也陸續浮現,主要是聚焦在油耗表現不盡理想,操控表現普普,然而納智捷也非省油的燈,在2014年時延攬日產工程師有GTR之父稱呼的水野和敏先生,希望藉由水野先生多年的世界級汽車工程經驗來提升納智捷品牌的工藝水準,於是,2015年4月,上市僅一年多的U6Turbo推出小改款車型,並在車名後方冠上Eco Hyper之名,隨後M7/U7/S5車款一樣推出了小改款Eco Hyper! Eco Hyper是什麼?其實就是水野先生加入納智捷團隊後為納智捷舊有的動力系統以及底盤做一連串的優化升級,全面提升了納智捷旗下車款的性能,節能以及動態表現,如果有對比過改變的前後就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此回的改變絕對是一個有感的改變!

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7)

回到主角U6身上,基本上冠上Eco Hyper之名的前後在外觀以及內裝等看得到的地方是沒有更動的,最大的變化還是優化的動力以及底盤並且全車系標配了一些過去從缺的基本主動安全配備,另外則是新增了ECO行車模式!其實有體驗過改款前後就可以發現,改款前的U6在動力表現上幾乎可以用完全沒有當代水準來形容,Turbo lag相當嚴重,引擎與變速箱搭配亦不甚理想,但是改款後這些缺點基本上都消失了,唯一還保留的缺點大概就是那粗糙的運轉聲浪真的令人相當不悅,大大的影響駕車的興致!以本次試駕的1.8T車型來說,改款後動力由原先的150hp/24.5kgm提升至175hp/26.1kgm,但這並不是主要的部分,最重要的還是Turbo lag不見了,加速的過程變得線性,而且動力隨傳隨到,高速再加速力道也夠強,以往前段無力,渦輪開啟後過於猛爆的輸出特性消失了,大幅提升了駕駛順暢度以及行車質感!

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15)

Eco Hyper另一項改變就是底盤,客觀而言,納智捷在眾多國產品牌之中,底盤的表現一直是相對出色的,也就是說,U6的底盤表現在尚未經過水野的重新調校之前以這個檔次的車款而言就已經不錯了,懸吊面對各項坑洞,彎路的處理都有一種柔中帶韌的感覺,高速穩定性也非常好,在經過Eco Hyper技術的加持後操控表現是有提升的,開著U6馳騁於山路是一件頗有樂趣的事情,基本上除了輕微的轉向不足以外大部分的時候都能根據駕駛的意志,而且側傾幅度很小,這部分的確又比改款前進步了一些!不過進步的幅度相對於動力似乎不那麼大,畢竟納智捷現在全車系的後軸沒有一款有獨立懸吊的設計,在這種基礎之下,要達到非凡的操控性能是有一定的難度!

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16)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5)

接著要談到的部分就是內裝了,一部車與駕乘者接觸最多之處就是內裝,因此內裝質感與設計給人的感覺如何,空間的安排如何,以及座椅的品質如何都能左右大部分的人對於一部車到底讓自己喜歡與否的重要考量指標,畢竟大部分的消費者根本不會去管動力以及操控到底如何!如果要討論U6的內裝,我只能直白的說,與同等價位,車格的競爭對手而言,這樣的水準基本上完全不行!中控台除了面板使用了類鋼琴烤漆的邊框設計,以及排檔座使用了類核桃木飾板讓比較能顯現質感以外,其餘的部分包含駕駛台以及門版都是硬塑料,由於試駕車屬於最入門的版本,甚至連方向盤也沒有皮質包覆,而且每一部U6的前門板與中控台交接處皆有明顯的工差。如果今天我站在一部70多萬車款的立場看待U6這款車,我並不會意外如此的質感表現,然而U6的主力車型可是80萬~90萬級別,頂規車型甚至逼近100萬,然而卻依然是在如此的內裝用料架構下增加配備,這樣的表現要說服別人似乎不是挺容易的!

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13)

接著說儀表板,的確以這樣的數位式呈現是相當具科技感的,然而一樣有質感不夠優異的問題,顯示總讓人有種過於生硬的感覺,而且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當按下排檔座前方的ECO按鍵後,居然只能靠自己的感覺或者低頭看鍵上的燈號檢查目前的模式,無法直接從儀表板得知現在是否在ECO模式;另外不知道是因為試駕車為最入門款式,其排檔座上完全沒有任何燈光,而且檔位刻度也只是在排檔桿上標記上相對位置,要得知目前檔位只能從儀表板上的指示得知。最後要來談座椅,正副駕座椅的左右包覆性其實不差,但差就差在支撐性,尤其是腰部支撐,基本上坐在這兩張座椅之上,會發現腰部是懸空的,非常不利長途行駛,椅墊的腿部支撐表現也只能說是普通!

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12)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4)

由於過去我與納智捷車款的接觸都屬於短時間,並未真正的長時間接觸過,對於一些細部的體驗並沒有那麼深刻!然而這回經過整整一天的相處後,我更可以深刻體會到納智捷或者跟他情況類似的新創汽車品牌的問題,也就是在know-how不足的情況下,雖然是把一部車設計生產出來並且也量產上市,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品質水準,然而,很多細節是沒有注意到的,雖然U6車上可以看到許多符合台灣人用車習慣的小設計,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重點,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整體的精緻度,舉例,許多日系的入門國產車雖然內裝的用料也是非常普通,但是其設計所提供的駕駛體驗是讓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的,所謂的駕駛體驗除了車子本身在動力以及底盤提供的機械回饋以外,包含座艙內的各項設計都是重要的因素,我相信這也是大多數消費者所期待的,而納智捷在這方面的精緻度表現真的非常需要加強!

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2)

一部好車絕對不是單靠配備的堆砌,或者有什麼多強悍的性能表現,而是將種種的優點整合之後再經過更有質感的包裝呈現給消費者才能真正的顯示其優勢,然而,這些絕對是得靠多年的累積,所以說對於納智捷在這方面的部分過於批評似乎也不怎麼公平,畢竟距離該第一款正式上市的車至今也才過了七年而已!只是,聽說其母集團已經有超過半世紀的汽車生產經驗了,呃…不對,應該說汽車代工經驗...

LUXGEN U6 Turbo EcoHyper by 節省黃 (8)

<文章、照片提供:節省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