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這玩意兒全世界只有大陸有,初次見到還以為大陸版的 ACCORD 九代怎麼縮水了?

這車叫做「凌派」(CRIDER),車頭是九代 ACCORD,車尾有些 Maserati GranTurismo 身影,算是一台外觀相當豪氣的中小型轎車。此車的平台來源不明,級距完全是東風本田思域(CIVIC)的規格,應該是廣汽本田自己搞出來的產品,因為底盤不是 CIVIC 的雙 A 臂,實際上賣起來,客戶反應也是說操控感不若思域。然而,凌派反應出大陸汽車市場規模所帶來的新效應。

A3  
根據國務院規定,一間外籍車廠最多只能與兩間本地車廠合資設立汽車公司,本田與廣州汽車在 1998 年創立廣汽本田後,2003 年才成立第二間合資車廠-東風本田。廣本因為起步早,基本上大眾口味的車款都先被廣本打包了,雅閣、思迪/飛度、奧德賽,而這兩款車也為廣本打下無法撼動 的江山。相對的,東風本田成立以後,就只剩 CIVIC 一張王牌可以用,所以東風本田繼思域,只能硬擠出一些其實不太符合中國大陸市場的車,比方思鉑銳(歐規 ACCORD)、艾力紳(Elysion),都賣得很不理想,連同思域本身,表現也不算出色,僅有 CR-V 搭上大陸休旅車風潮比較出色。

相較之下,廣本車型挑得早又挑得好,雅閣、飛度、奧德賽三款車賣翻天,加上廣本引進日本企業管理與行銷觀念,4S 店、加價購車都是廣本先搞出來的名堂,更不用提廣本只花三年的時間就把廣州標緻欠的一屁股債還清(關於廣州標緻可以參考http://celsior.pixnet.net/blog/post/35164720)。廣本也率先成立大陸汽車工業第一個「合資自主品牌」:「理念」。講白一點,其實「理念」也就是把老掉牙的三廂飛度稍微換裝一下繼續撈錢,但廣本能就把理念的組裝細節加以進化,除了車老以外,理念 S1 這台車真沒什麼可以挑剔的。
A6  
廣本面對日益競爭的汽車市場,一度也掉以輕心,「歌詩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歌詩圖的原型是美規 ACCORD CROSSTOUR,這款車不論外型還是級距,在大陸是沒有搞頭的,因為大陸汽車消費還沒進化到這麼實用又這麼不計較外型的階段。歌詩圖是廣本第一款賣掛 的車,後來靠著降價與 2.4 小排氣量的導入,勉強有些成績起來。這也不得不讓人思考,日系車一味的導入海外車型「西體中用」是不是削足適履。

其實第一個對此洞燭機先的不是本田,是日產。而且日產用了一個很巧妙的做法,讓大陸人趨之若鶩。

2004 年,代號 J31 的 TEANA 以幾乎零時差的方式在兩岸同步上市,應該也是第一台臺灣沒有比大陸早上市的日本車。在此之後,東風日產的車款不僅超越臺灣上市時間,變成跟日本同步!2008 年,J32 TEANA 在大陸全球首發,臺灣、日本都是到 2009 年才上市,比大陸晚九個月,事實上,從 GENESIS 駿逸(臺灣叫做 Grand LIVINA)之後,除原裝進口車,東風日產國產車都是全球首發,甚至最新的 J33 TEANA 都已經上市一年,日本還在死撐活拖的用上一代在賣;J32 也針對大陸市場推出「天籟-公爵」的專屬豪華版本,到 J33 更變成加長的長軸版,當然,這都是大陸市場專屬。如此一來,這些車都是針對大陸市場開發,大陸先上市,而後投放到其他地區(J33 有爭議,因為美規 ALTIMA 上市時間似乎更早)。如此一來,既不用特意開發新平台,也可以讓大陸人感受到東風日產的誠意,是以東風日產在整個反日浪潮裡面受害最淺。
A4  
這樣來看,廣汽本田的醒覺似乎晚了一點。本來廣本與東風本田的界線在於「同一級距的車由廣本先做,東風本田自行考慮是否切入」,在凌派之後就顛倒過來,由 廣本切入原先東風本田的主場。果然針對大陸市場開發的凌派,雖然沒有本田過往的犀利操控,但每個月銷量幾乎是思域的三倍,而且思域的月銷量也確實因為凌派 上市而有所影響。東風本田也沒有坐以待斃,用思域的基礎發展出繼一汽馬自達6 Wagon之後第二台日系國產 Wagon:杰德,雖然級距很陌生,但竟然一上市之後銷量與老牌的思域平起平坐!可見大陸人有多吃這一套了。更好玩的是,凌派上市以後,銷量也超過大陸率先上市的東風日產騏達,成為目前日系級距的銷售冠軍,也是僅次於軒逸的第二熱銷日本車。
A5  
大陸人已經沒那麼好拐了,再不針對大陸市場開發專屬平台與車型,就算是向來很會行銷的日本車廠也沒有萬靈妙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