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 V.A.G. 集團第一台超級跑車始見於 1990 年出現的 AVUS Quattro Concept。完全外露的全鋁車身與未來式的造型讓人印象深刻,儘管沒投產,但 Quattro 概念與全鋁車身逐漸落實到 AUDI 名下各款車上。相隔近十年,V.A.G. 集團換 Volkswagen 名義推出 W12 Nardo 概念車,外觀已經比 AVUS 更加「量產化」,而且也進行實際道路測試,並在義大利 Nardo 測試場地創下汽車速度紀錄,可惜最後因為一些因素還是沒量產。
不過有了這幾年概念車的經驗,V.A.G. 把經歷投注在新買到的 Lamborghini 身上,果然讓這個三天兩頭鬧倒閉的車廠重回生機,V.A.G. 順勢推出小一號的 Baby Lambo:Gallardo。Gallardo 儘管失去很多 Lamborghini 的元素,但在商業操作之下,仍成為 Lamborghini 最新的搖錢樹。Gallardo 其實是資源共享的產物,基礎衍生自 2003 年推出的 Le Mans Quattro Concept。AUDI 這招挺聰明的,先以 AUDI 名義試水溫,然後量產以 Lamborghini 打頭陣,締造車款形象,Gallardo 賣一陣子之後,才出現 AUDI 版本的跑車,對於利潤以及形象提昇可說是一箭雙雕。
果然,R8 一推出之後,在全世界都獲得了很大的迴響,尤其中國大陸還以 R8 作為奧迪擺脫官車形象的跳板,順勢把 S 系列全部帶進中國大陸,一舉打開奧迪跑車的銷路與知名度;而在台灣方面,R8 也成為新任奧迪總代理 AUDI Taiwan 主打的強棒形象,所以特別從德國原廠商界一部展車來台灣巡迴,並且假烏石港舉辦盛大的媒體試乘會,當天亞洲奧迪的高官一字排開,德國也派出不少幹部與會,場面浩大。不過就在這些奧迪人員的面前,台灣第一台落地的奧迪上演了不可思議的一幕:在海港撞上電線桿....
R8 既然從概念車開始就成為矚目焦點,模型車也是緊追不放,從 2003 年的 LeMans Quattro Concept 就有 1/43 的版本同步推出,乃至於上市時,KyOSHO 就在第一時間推出原廠版的 R8。後來 R8 推出更高檔的 V10 型號,KyOSHO 也幾乎同步的方式推出原廠精品。至於敞篷版 R8 的模型車,則清一色以 V10 版本做 1/18 模型車。
V10 的車頭比 V8 好看得多,這也次我願意買的原因
LED 日間行車燈,被奧迪註冊後,全世界車商都不能這樣任意設計,等於是濫用著作權
V10 水箱罩多了許多鍍鉻
前保桿可以說是不存在的
鋁圈也比 V8 版本帥氣
V10 字樣
帶 LED 轉向燈的後視鏡
後方進氣口
後輪尺碼更驚人些
尾燈當然也是 LED 充斥
注意看,每邊尾排還細分兩條管
AUDI logo 立體感不錯
敞篷版特有的散熱柵
車尾通風口
油箱蓋
A 柱,不確定是否比硬頂版更斜
擋風玻璃弧度不算太大
前方行李箱,KyOSHO 把質感作得很棒
這是修理包與故障標示
注意看,連挺桿都做雙桿
這邊就不需要隔音棉
因為敞篷的關係,後方幾乎塞滿引擎,維修是相當不容易的
後引擎蓋做得更誇張,同樣是雙挺桿,但細部更逼真
從這角度看更明顯
車身腰線
內裝質感也是一流
車門內版
獨特的雙三角儀表
駕駛坐艙
助手席
座椅特寫,有把皮的質感仿出
然後還附一只軟篷蓋
蓋上去之後比較沒那麼瀟灑,或許選米色頂更好看
關篷後車尾線條是還好
車側依然有準備跳出去的感覺
最近 KyOSHO 改用這種紙束帶來固定盒子,效果當然比以前膠帶黏一黏來得好,不過就是放進紙盒的時候比較麻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