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到「VL」的 COMMODORE 已經屬於第一代的最後期版本。歷經 VB、VC、VH、VK 四款的演變,VL 算是把這具 V 系列底盤發揮到極致。不同於 VB、VC、VH、VK,VL 身上已經見不到 Rekord 的影子,畢竟已經是老掉牙的車殼,HOLDEN 設計團對總算是在最後一刻把 OPEL 外觀換成比較在地化的 look。



HOLDEN 對於 VL 的外觀修改的福度當然是歷來最大的,車頭已經見不到太多稜角,可惜車尾還是一樣死板單調。按照慣例,HOLDEN 任何一款 COMMODORE 推出沒多久,都會有性能版本出來。VL COMMODORE 同樣衍生出 SS、SS GROUP A 以及 SS GROUP A XV2 這三種版本。




雖然說是「性能版」,引擎同樣是通用集團的 4.9 V8 單元。SS 款輸出 163ps,Group A 為 183ps,最「緊繃」的 XV2 也不過 241ps,看起來真是不怎樣。但比起入門的 3.0 的不到 150 匹輸出,這些數字還算是比較像話一點的。



VL 的性能版本同樣由 Peter Brock 擔綱改裝任務,是以每一台都會有 Peter Brock 以及 HDT 的字樣。VL SS Group A 僅有一款「Permanent Red」深紅色車色,出現在性能版本倒是挺罕見的。而 VL Group A 在 1988 年也掛上 HSV 的 logo 下去 V8 Supercars 廝殺。



這幾年由於 BIANTE 的老闆換人,BIANTE 風格大改,如此也就主導著澳洲模型車的轉變。這陣子顯然 AutoArt 對於澳洲車不再那麼的積極,反而後來崛起的 Classic Carlectable 以及另一間不知名的廠牌,逐漸侵蝕原本市佔率超過九成的 AutoArt 澳洲車。



在臺灣的藏家應該會覺得,這些澳洲車怎麼這麼貴?然後又什麼車都出,真的有這麼好賣嗎?事實上,在澳洲看 V8 Supercars 早就是一種「全民運動」,加上澳洲平均收入是我們的兩倍以上,買一台這種模型車就好比在臺灣買一台 TOMICA 這麼輕鬆,甚至有許多闔家前往觀賞車賽的家庭,賽後順手買一台給小孩子當玩具的也所在多有。



照片這台 VL GROUP A 即是由所謂的「不知名」廠商製造的。該「不知名」廠商據說是 KyOSHO 在大陸的協力廠之一,所以做工品質都有 KyOSHO 的水準,加上澳洲當地經銷商的要求,整體表現自然已經脫離 AutoArt、KyOSHO 的層次。



大家可以看看這台車的細部呈現,細膩度是大勝坊間同價位品牌的車輛,大概只剩下 CMC、BBR 之流可以與其匹敵。當然,BBR、CMC 可是沒有製作這麼平易近人的車款以及售價。



Group A 特有的進氣口




雨刷做得很立體



SS Group A 專屬徽章,前方則是 Peter Brock 的簽名




車尾下方則是 HDT 字樣



是不是滿像當年福特六和的作風呢?




這邊似乎是某官方俱樂部的貼紙



大型尾翼



如此設計的尾燈實在滿遜的




尾排管也很遜



油箱蓋可開



引擎室相當精緻,看到閃閃發光的部位了嗎?




內裝更是沒話說



前門板的置物盒都做了出來




賽車前座




注意看,椅背也可以調整






後座中央扶手可動



後門板






前座椅可滑動



方向盤感覺有點小



不過四只踏板都做出細膩度




 



天花板也很逼真




前面遮光罩可動



這就是 80 年代澳洲 Muscle 的標準造型,前低後高



限量 6600 台,看看就好



外盒相當不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