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 ECFA 始終沒有把成車列入互惠清單裡面,但自從裕隆別克國產車暗渡陳倉成功之後,國產車就陸陸續續出現大陸車的面孔。


 


要閃過現行法規限制有兩種辦法:第三地輸入或者在本地組裝。公車界幾乎都是採用前者,如非常離譜的三陽金龍、全球宇通還有最近挑戰臺灣運輸業心臟極限的舒馳,會這麼偽裝成東南亞進口當然是因為大客車底盤法規限制較多使然,不過也連帶導致成本較高,是以限制較低的重車以及客車,全部都是採用本地 CKD 方式進行。


 


小車除了別克以外,TOBE、奇瑞都是暗渡陳倉的例子,長城、江淮則以胎死腹中做結。而重車就顯得比較坎坷,畢竟臺灣汽車生產許可不再核發新執照,重車因為市場穩定,手上握有牌照的不輕易讓出;若採小車「混同生產」的模式,肯定會影響到自家原先品牌的生意,所以多半重車生產商不願意淌這渾水。開中國大陸重車第一槍的是順益,合作單位是對岸某單位「愛台基金」加持的「北汽福田」。不過過程也很不順利,畢竟商用車的購車思維與小車截然不同,不是便宜大家就會買,最重要的是在汰換週期當中的開銷有多大。舉例而言,一台 CANTER 要價破百萬,一台 HINO 300 也是,為何多數人不願意選購只要 80 幾萬的福田歐馬可?道理很簡單,CANTER 開個五年之後還可以賣到六七十萬,算一算一年只損失六七萬在自然折舊上;歐馬可一掛牌恐怕已經先貶值 20 萬,而且零件數量以及取得難易度,都不是已經在台灣販賣超過 40 年的 CANTER 可以比擬,光是 HINO DUTRO 都拼不過 CANTER 了,這些廉價品牌還有什麼競爭優勢可言?要不是北汽福田資金雄厚,不然怎受得了每年百位數的銷量?而且順益這個舉動也惹惱中華汽車,甚至傳出打算讓一向不碰商用車的匯豐汽車開始經銷 CANTER。


 


北汽福田在台灣生產的車型只有中型商用車,大陸重型商用車先前曾有江淮與裕隆接洽,但是被裕隆開出的過低授權費打退堂鼓。本來裕隆也不是對重型車很有興趣,但可能是東風裕隆計畫啟動之後,東風汽車也希望自主品牌踏上臺灣,加上裕隆從未生產過大噸位重型商用車,就這麼一搭一唱之下,成立了「裕隆東風」重車,並且在去年中很低調的上市,全省 UD TRUCKS 經銷點都買得到。



這款 Kinland 也就是東風重車的大車主力:東風天龍。技術不知道是打哪山寨過來的,引擎應該是康明斯系統。同樣採取價格策略,買起來比日系品牌便宜兩成以上,所以已經陸陸續續有人願意自告奮勇進行「人體實驗」。到底大陸重車在台灣跑不跑得動,眾說紛紜。多數觀點是大陸超載這麼多,長途趕路這麼多,大家還不是在用國產車品牌,什麼一汽解放、東風大力神、青年-曼等自主品牌在大陸遍地開花,而且這些車不僅超載能力一流,撞擊安全性也是匪夷所思的強悍:由於大陸運輸收入太低,運輸業一定要超載才能回本,大貨車超載的前提下加速十分緩慢,也就造成只要加速到時速 100,這些車死都不會停,遇到前方有濃霧、大雨一概不論,於是這種追撞車禍層出不窮。當救難人員見到超載大貨車撞得稀巴爛想說人應該爆了,不多九不知從哪裡冒出一位自稱是司機的人連番抱怨或無法準時送到得挨老闆的罵了,毫髮無傷。


 


然而,也就是因為大陸的運輸收入太低,車行根本負擔不起國產自主品牌以外的價格,所以不盡然是大陸自主品牌有多好用,反而是大陸司機適應力異常的強悍,自主車應該只達到人類忍受極限的最低標準,不然 SCANIA 就不會壟斷大陸礦車市場了,因為真要拼在爛路的超載,自主品牌沒一台是 SCANIA 的對手。所以到底這類大陸重車能否在台灣存活?我也感到很好奇。


--


街頭獵殺(桃園大溪):北汽福田歐馬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