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依據臺灣的香蕉法規,引擎其實是可以合法更換的,但有個前提是必須要換「排氣量一樣」的,而且精準到以「C.C.」計,所以除了美規或者早年國產車沒登打引擎號碼,不然要更換引擎可以說是相當困難。


 


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對於「更換引擎」這條改裝路勇往直前,認為只要換了引擎就可以讓整台車脫胎換骨的人可謂過江之鯽,不管是歐洲車還是日本車,只要低規格車型換成旗艦動力,車子就可以飛天遁地,功力暴增一甲子,還可以到處逢人炫耀,實在讓人食指大動。


 


是這樣嗎?



誠然按照這種邏輯來看,以一台重量兩噸三的 S320 而言,原先 220 匹馬力引擎換上 V12 的 408 匹,雖然總重會達到兩噸五,但馬力重量比暴減 1/3 強,好像是很棒的選擇。問題在於,一台車的動態提升,不僅在於引擎,周邊如果沒有一起強化,整台車要嘛開起來亂震一通,要嘛一週歸西,整個配套強化的錢花下去,還倒不如直接買一台 S600 快一些。就好像勁戰剛出來的時候,一堆小鬼改到 250,然後在仰德大道電那些重機覺得很過癮,但來回個三次大概也縮光光了,整個花費還比直接買一台 250 檔車貴。


 


換引擎的想法最多應該是發生在原先引擎出問題的車,一來提升動力,二來可以解決既有問題。這種談吐在車友當中也是屢見不鮮,好像引擎只要縮個缸、過個熱,就是該換引擎的時候。連上回精兵開到敲缸,也有車友提出這樣的論點。先不要管換引擎的花費好了,換了引擎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



首先,換引擎總得有一顆「待移植品」吧!這「待移植品」得打哪來?不少人會直接說,就買一顆外匯引擎。外匯引擎來源不外乎日本與美國,然後又有很多人「先天性」的認為日本來的引擎比美國好,因為日本人很顧車,車子隨便 A 一下就報廢,加上日本人喜歡「暗槓」好引擎給自己,所以日規引擎是最佳選擇。這話聽起來有些道理,但仔細一看不難發現矛盾:既然日本人喜歡暗槓好料,怎麼好的凱汰引擎不留給自己呢?難道日本人都不換引擎的嗎?就算這關過了,一台報廢車上的引擎是過著怎麼樣的日子?



其實,換上一顆新引擎,有太多太多關要過了。首先,引擎在原車服役時,主人有沒有善盡照顧責任,還是只是把車當畜生在開?第二,報廢時,引擎沒有狀況嗎?第三,報廢場怎麼對待引擎的?是用怪手暴力拆解還是人工慢慢分;第四,引擎拆下來之後又怎麼保存,是放在旁邊風吹雨打還是送入恆溫箱保濕?第五,運送過程有沒有包裝妥善?第六,在台灣這邊安裝引擎的功力有沒有到位?以上林林總總共有六關,必須六關全過,加上周邊一併升級對應,才能真正實現換引擎帶來的全部快感(還不包含驗車法規的問題),這有可能嗎?


 


相信此時會有人反駁,誰誰誰不也把愛車換了引擎然後噴噴叫的?在這裡不妨反問一句,又有誰願意大方承認自己換了引擎之後白花一筆錢當學費的?按照正規流程,換一具引擎從買到最後的調教以及周邊升級,花起來可能都是六位數在跑,誰有這個臉皮花六位數血本無歸還跟人嘻皮笑臉的,嘴硬不承認的相信大有人在,尤其是改裝商家,承認這檔事形同於自己砸招牌,何必呢?



以現在的工業技術而言,引擎並沒有那麼脆弱,就算是退缸也是有正確的 SOP 可以處理。固然沒辦法做到原先百分百狀況,但至少都能回到一定水準,又不必擔引擎號碼不同的風險,所以我向來都會建議,引擎壞了,修。除非真的是重大到如火燒、嚴重撞擊,那時再來更換。就算要更換,也最好找身邊的「活體」,真的不行才去「國內」的肉場撿屍,外匯引擎是最萬不得已的選擇。結果反而很多人把外匯引擎捧上天,好像神明加持一般,其實,也沒那麼厲害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ELSIOR.C@ME 的頭像
    CELSIOR.C@ME

    CELSIOR's Automotive Saloon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