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到外地一趟,晚上 check-in 完之後還有點時間,跑到外頭晃晃。因為住的地方在市郊,旁邊正好有三間連在一起的汽車展示間,其中還有一間營業時間還沒到,就去裡面晃晃。

 2019-8-17 (3).JPG

這個假日值班到這麼晚的品牌就是 SKODA,我不便去批評這麼晚還不讓業代回家算不算人性。我上次去 SKODA 展示間已經是前年的事情了,當時為了幫以前的老闆挑選下一台車,去看了 KODIAQ。那個時候也沒有展示車,更沒有現車,買這車等的時間跟去蒙地拿買法拉利差不多,一年是基本起跳,因此當時也沒在展示間細細流連。

 

這次表明來意之後,業代也讓我隨意參觀,他們則是自己忙著整理收拾,好迎接一個小時後的打烊。現在 SKODA 全車系應該都不用等車,至少就連以前最常缺車的 SUPERB COMBI 都有展示車可以亂摸,KORAQ 更準備了兩台展車。但整個展示廳裡面,我最有興趣的還是 SUPERB 轎車:歷來的 SUPERB 都能夠把 PASSAT 那種死氣沉沉的線條修改得很氣派,而最新款的 SUPERB 已經脫離落後 PASSAT 平台一個世代的窠臼。也就是說,現在的 SUPERB 已經跟 PASSAT 同步,但車身更大,售價更便宜,只要國產同級車頂配版的價格就能入手,這樣條件的車怎麼一直以來都沒有缺過車呢?

 2019-8-17 (7).JPG

打開後車箱,這是 SUPERB 轎車最大的賣點,就是會連同後擋風玻璃一起開啟整個尾門,但從外觀完全看不出來它是一台五門掀背車。由於捨去備胎,SUPERB 轎車的行李廂空間與 SUPERB COMBI 幾乎是不相上下的(COMBI 行李廂底板比較高一點),但外型上長得跟典型轎車一樣,所以氣派度更勝 COMBI 一籌。如此一來,SUPERB 轎車等於結合 PASSATSUPERB COMBI 各項優勢於一身,價格又很實惠,怎麼還是乏人問津?

 

排檔頭上大剌剌的 DSG 三個大字或許是一個因素,不過以臺灣人的健忘症以及天真爛漫而言,這個肯定不是甚麼值得大驚小怪的關鍵點。於是我轉身過去看 KODIAQ,很快就得到答案。

 SKODA 2018 台北車展 (11).JPG

對照起 SUPERBKODIAQ 也好,KORAQ 也好,這兩款休旅車除了比較高以外,配備真的是乏善可陳,幾乎就是一台車最低限度該有的它給你,剩下的就隨便了,很難在這兩款休旅車當中看到甚麼令人驚奇的貼心配備(後餐桌或許可以入選),但我不得不承認,只要打開車門或者後行李箱,這兩款休旅車就會讓人想買,因為映入眼簾的畫面是一家人同樂出遊,行李不怕放不下,老人家上下車不用彎腰駝背氣喘吁吁,然後車內空間高,大家都可以很歡樂,不用像轎車那樣好像擠在同一個屋簷下。如果選配全景天窗那就更是無懈可擊了。

 

對車商來說,他們也很樂意於賣休旅車勝過轎車。畢竟就製造工業技術而言,休旅車的開發生產成本與轎車是一樣的,但就因為長得比較大,所以休旅車可以賣比較貴,利潤當然比較好。而且誠如前面的分析,SUPERB 轎車上面有很多貼心的設計,結果被 KORAQ/KODIAQ 這兩款休旅車以只是堪用的配備輕易擊敗。攤開型錄更可以發現,KORAQ/KODIAQ 型錄幾乎什麼都沒寫,因為它甚麼都不用寫就會有人買(SUPERB 型錄其實也是什麼都沒寫,但我覺得問題可能出在於本地 SKODA 型錄向來什麼都不寫,而且 SUPERB 寫了再多也不會讓人想買)。這樣講起來,休旅車既然這麼好,為什麼直到這幾年才改寫整個車壇生態?

 SKODA 2018 台北車展 (6).JPG

我回去再坐坐看 SUPERB 轎車,比起 KORAQ/KODIAQ 更舒適的後座似乎提供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最早的休旅車,一般稱為越野車,而且應該會被歸類為卡車,在二戰時期的越野車幾乎等於卡車,都是為了要載笨重的器材才會用到,一般人肯定不會把舒適度跟這種車產生任何聯想。發展到 70 年代後期,二戰後幾間車廠持續生產軍用吉普車演化來的越野車,都分別推出比較人性化的越野車改型版本,但那時候的市場還是侷限在有越野需求的客層,尤其是未開發國家,能夠坐到 DEFENDERCHEROKEELAND CRUISER 就已經是路上佼佼者。相對的,在道路環境比較優越的地區,這些有大樑的車開起來搖搖晃晃,實在是跟當時已經逐漸捨去大樑的轎車難以相提並論。(即使最新款的賓士 G 系列也是讓人一下車就頭暈)

 TOYOTA Land Cruiser 60 4WD (H1).JPG

這點很重要,不是說 70 年代 80 年代的老人家就有多強健的腰椎可以彎下去乘坐轎車,而是當時的這些越野車實在太不舒服,雖然不太需要彎腰就能進入車內,但坐一段路骨頭大概也散了。同樣的,小孩子雖然會比較喜歡越野車的室內空間,但重心更高也就更容易暈車,最重要的是,當年要帶全車出門,並沒有像現在需要準備一堆有的沒的,反正到哪裡就是一切從簡,能夠出門走走就開心了。相較之下,當時的轎車既舒適,空間又足夠放物慾不高的全家人的行李,老人家也喜歡坐,而且又氣派,不會讓人覺得是載貨車來客串,因此那個年代休旅車很難受到市場多數認同。

 

也就是說,休旅車在沒解決舒適度的問題前,注定是小眾市場。相反的,當休旅車解決這個問題,市場就來了。

 P5080319.JPG

1994/1995 年,TOYOTA HONDA 分別推出了以轎車為底盤所開發的都會休旅車,RAV-4CR-V 成為近代 SUV 的開端。由於捨去了大樑結構,儘管舒適度比起轎車還是明顯差一級,不過已經跟傳統越野車大幅進步。接著是物慾的上升,使得大家假日出門開始喜歡帶東帶西,傳統轎車也因應這樣的消費習慣,不斷地長大。在歐美市場而言,消費者大多已經習慣旅行車的便捷,但對於汽車普及比較晚的亞洲市場,三廂轎車的氣派還是購車首要之務,而且旅行車、越野車的載貨印象依然十分深刻。1997 CR-VRAV-4 靠著政府開放日製車進口而在臺灣開賣時,很多人還是覺得這兩台車就是貨車,尤其外型更粗曠的 RAV-4 就因為被認定是貨車所以賣得奇差無比。CR-V 很聰明地跟上當時政府的隔周休二日新政策大肆宣傳,逐漸吸引「換購」族群。

 臺中 2014-3-9 (13).JPG

注意,是「換購」而不是「首購」。原因很簡單,在臺灣沒有多少家庭第一次買家庭用車就買越野車或者休旅車,因為大家除了覺得像貨車以外,普遍也認為休旅車因為車身高,過彎容易翻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當時臺灣都市的停車位設計都是給轎車在使用的,很多地下停車場、停車塔是休旅車進不去的,只能在路邊慢慢找車位,直到 2004 年的 WISH 都還是因為訴求跟轎車一樣高的車身所以大賣特賣。

 臺南 2015-1-6 (3).JPG

反過來,RAV-4CR-V 這兩款都會休旅車登台 20 多年後,現在要找到休旅車停不進去的停車場、停車塔、停車格其實也不多了,因為近 20 年的停車位都會要求能夠對應休旅車。還有一點就是,20 年來已經有小孩是坐都會 SUV 長大的,對這些族群而言,轎車的吸引力相對低很多,畢竟他們是休旅車空間的真實見證人,除非逼不得已,能夠選的話,這些坐 SUV 長大的肯定會把 SUV 列為首選。而且隨著 SUV 越來越普及,眾人對於貨車、越野的印象越來越淡,逐漸消除這些刻板記憶,也是 SUV 浪潮席捲的助力。

 

硬體方面,20 年來進化的還不只是停車位的改善,各家車廠 SUV 車型不斷精進,現在即使是日系一般品牌的 SUV,其舒適度都已經跟自家的轎車不分伯仲,加上又有一堆電子安全配備加持,休旅車的行駛安全性有顯著提升,如此一來,受害的自然是轎車市場,因為幾乎所有對休旅車不利的條件,都在快速的消失當中,現在路上十台車裡面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休旅車。

 2018-4-5 (323).JPG

回過頭來,現在轎車還有什麼車型可以挺得住的?答案就是最小的跟最大的:最大的轎車是為了氣派搞場面,而且買這種車的人家裡不會只有一台車(另一台往往就是休旅車);而最小的轎車自然是因為預算考量,然後掀背車的後方安全性畢竟不如三廂轎車,而且往往三廂轎車售價還比兩廂掀背車便宜(我覺得這是車商不得已的作法,不然三廂轎車沒人買),因此最小的轎車還有市場存在。但是再往上去,中小型與中型轎車就很尷尬了,因為這個價位可以買小一號的休旅車,比方 SENTRA 的價位跟 KICKS 重疊,CAMRY RAV-4 價格差不多,但在空間的考量上,休旅車怎麼看都輕易勝出。

 2019-8-17 (6).JPG

因此,當我坐上 SUPERB 轎車的後座,感受到無比舒適的座椅以及配備之後,我可以理解:這些已經不是現在消費者所追求的,儘管休旅車坐起來還是沒有轎車舒適,但目前休旅車能達到的舒適度已經可以讓絕大多數消費者買單,反而現在轎車那種更棒的舒適度很少人會去追求,很少人願意用休旅車的更大空間去換取現在轎車的更高舒適度。當 CR-V RAV-4 剛來臺灣的 90 年代後期,裕隆 CEFRIOSENTRA HV 令人眼花撩亂的配備,成功吸引消費者投懷送抱於轎車,現在這招老早不管用了,轎車再怎麼講得天花亂墜,休旅車配備再怎麼差勁,都是高下立判。

 

SKODA SUPERB 已經算是把轎車設計發揮到最極限了,如果這樣的車都賣不動的話,三廂轎車已經註定被時代淘汰,只要休旅車能夠賣得比入門三廂轎車低價,又推出比 S-Class 更氣派的外型,三廂轎車無疑地將成為歷史產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ELSIOR.C@ME 的頭像
    CELSIOR.C@ME

    CELSIOR's Automotive Saloon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