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 LEXUS 品牌在北美發表時,因為 LS400 名氣太響、價格太實惠,稍晚發表的 ES250 比較被冷落在一旁,除北美、中東以外的知名度都不算高。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0E?沒打錯,真有這個型號。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兵是裕隆飛羚三部曲的最後一款作品,處境如同現在的納智傑,雖然產品相當優異,卻因為更之前的產品表現欠佳,已經失去市場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因此精兵也是飛羚系列銷量最低的,從 1991 年賣到 1995 年只賣出 4200 多台(1995 年只賣 2 台),大多數還是靠著 1994 年底裕隆以員工價出清的方式衝出來的銷量。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unfire 這款平價美國中小型房車照理說應該在台灣滿街跑的,但它在台灣算是生不逢時。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 1970 年代福特收購 MAZDA 後,福特決定改以馬自達做為亞太戰略車型,因此福特六和國產車型逐漸從歐洲福特轉為日本福特。如此一來也比較符合本地市場需求,更能輕鬆迎戰同樣來自東瀛的其他國產競爭品牌。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來 SL 的整理工程都鎖定在內裝以及頂篷,當初也是確定這台車的引擎變速箱沒有問題才牽回去,而且光是內裝與頂篷就已經讓整治預算超支不少,然而事情總是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60 是 264 的後繼車,亦即 80 年代 VOLVO 旗艦車型。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掐指一算,飛羚已經面世超過 31 個年頭,能夠把這車開這麼久,確實事件很不簡單的事情。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LEGEND 是日本第一台進軍世界的高級車,因為起得早,在 LEXUS、INFINITI 面世以前曾享受過一段風光歲月。然而隨著競爭對手 V8 化,LEGEND 考量市場與成本規模,始終沒有向上發展到八缸引擎,在日系豪華品牌不斷壯大之下,LEGEND 也開始調整其定位。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了鑰匙轉不動的兵荒馬亂將近一個月後,換牌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保險起見,還是把車再度從臺南移回臺北,免得到時候又出什麼差錯,標牌費可就白白贊助萬惡的國庫了。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