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olls-Royce Silver Seraph (AD2)

手工車一台要價動輒上千萬,配備卻是應無盡無,而且品質常常是起起落落,二手行情也因為排氣量與新車單價而慘兮兮,難道買這種車的人都是那些想「不開」的有錢人嗎?

 

一般在挑選新車,不外乎先掂掂自己口袋深度,然後衡量自己的需求以及特殊喜好,左鄰右舍道聽途說一番上網做做功課,挑選出幾台心儀的車款進行比較,試完車之後拿著關刀到展示間給業代來個血流成河,最後歡喜開新車回家。是以真正脫穎而出的車款,必然是超值划算又美麗動人,所以這樣來衡量手工車,可真是一點也不划算。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以一台定價 1388 萬的 Bentley Continental Flying Spur 6.0 而言,外型當然很氣派、很漂亮,手工的內裝更讓人流連再三,可是一拿起配備表,真是讓人搖頭。一來沒有中文面板,二來沒有 ACC 自動雷達巡航定速、盲點偵測、自動停車,三來竟然連一個倒車鏡頭都要選配,最後就是選配價格貴得出奇,倒車鏡頭要價 138,000,更恐怖的是後座「i-pad 套餐」,就為了裝個 i-pad 必須要花上破百萬的價格,看起來就是多了兩個 i-pad 接頭與固定座,以及 Bentley 原廠誠意奉上的全新 i-pad 主機。

 

想省錢?的確車主可以自己牽去外面找駭客去牽線(嗯,這種程度應該也不必請到駭客),手工打造一個固定支架,然後裝上自己慣用的 i-pad,除非請比爾蓋茲到府服務,不然五位數一定可以解決。但是很抱歉,因為涉及到電路,所以保固當然失效!保固對於手工車來講可是比什麼都還來得重要,因為手工車的製程精度,以現在的科技而言早就遜於機器,為了省這七位數的費用,可能真的會因小失大。難道,車主就這麼讓代理商予取予求嗎?

 3e (5)

相信多數人看到這裡,應該都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吧:手工車配備這麼差,價格這麼貴,選配沒幾樣卻貴得不像話,然後品質還不如價格只要 1/3 的 LEXUS、BMW,到底手工車有哪一點好呢?

 

如果你抱持的是這樣的想法,首先恭喜你,你應該跟我一樣,都是買不起手工車的普通老百姓,所以到底這種車在賣個什麼勁兒的,對我們這群買不起的人好像也無關緊要。

 3e (3)  

這陣子似乎與展示間特別有緣,先是 K 兄買新車, 跑遍全省裕隆展示間後,緊接著又有車友打算添購新車,所以又這麼把一票展示間在短時間之內逛過一圈。由於車友的預算夠,是以看的品牌也就橫跨大部分的高級 品牌,雙 B、LEXUS、INFINITI、JAGUAR、AUDI,甚至連 Bentley 都參了一腳。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一口氣看這麼多車,表面上感覺似乎是一種享受,但在 Bentley 加入戰局之後,情況有了非常微妙的變化。

 

這位車友也是對 Bentley 的表現不能理解,什麼都要錢,給了錢卻還是缺東缺西的,還不如去買雙 B,繼新穎又安全,也不必怕動不動這邊壞那邊壞的。我笑笑對他說:You are not ready.

 

試著幻想一下,假設一台超高級的轎車,擁有著雙渦輪增壓 500 多匹馬力、精緻手工內裝、各類最新穎最科技的電子配備、穩定可靠的生產品質,價格與 Bentley、Rolls-Royce 差不多,你會不會買?不必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市場已經告訴我們了,三個字:「沒人買」,這就是 MAYBACH 的寫照。先不管 MAYBACH 用的到底是不是老到不行的 W140 平台,MAYBACH 稱得上結合「德國車精度」、「英國車內裝」、「德國車品質」、「世界最先進一流配備」的一款超級豪華房車,TopGear 在第一時間也對它讚不絕口,可是市場卻無情的告訴 Daimler-Benz:這種車沒有生存餘地。Why?

MAYBACH 62 (1)  

這個答案應該不難明白。當我們要買時尚包,肯定是「法國包」;當我們要買手錶時,首選就是「瑞士錶」;當我們要買超跑時,就是「義大利」當道。把「德國包」、「德國錶」、「德國抄跑」帶入這些句子的引號裡面,是不是覺得怪怪的?論起工業技術,德國哪會輸給法國瑞士義大利?人家可是在短短 30 年之內幹了兩場世界大戰的國家,船堅砲利是無庸置疑的,但也就因為這樣,「德國製造」長久以來演化成品質的代表,但卻也只能是品質的代表,走出理性這一塊,時尚、躍動、浪漫等感性層面時,我們不會第一個想到德國,或者甚至是說,我們不會想到德國。

 

再退一步而言,如果一台 Bentley 的配備跟 LEXUS 一樣豐富又花俏,那它還叫做 Bentley 嗎?

 

手工車廠也不是沒有跟理性的汽車結合過,Aston Martin Cygnet 這小玩意兒是為了歐盟新車總體排污法規(CAFE)而出現的奇葩。根據計算,這台車再怎麼賣都註定比原型車 TOYOTA iQ 貴上兩倍,而且根本就是同一款車,只是 Aston Martin 修飾了下外觀與改成手工縫製內裝皮革,這樣就要貴個兩倍,有沒有搞錯?

 3e (4)

搞錯的恐怕是說「有沒有搞錯」這句話的。Cygnet 並不是賣什麼 C/P 值的,就算是 iQ 這款車也根本談不上「實惠」,iQ 在原產地日本價格也比車身更寬引擎更大的 YARIS(VITZ)貴上許多,何況 Cygnet 也不是賣給一般人的,基本上只面向 Aston Martin 車主,畢竟對它們而言,花三倍價買一台 iQ 也只是一件舉手之勞。如此一來,這些有錢人的錢很好拐囉?

 

扣除掉那些少數富二代、官二代,真正買得起超跑的,白手起家、錙銖必較的人還是佔了相當大的比例,要賺這些人的錢自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所以如果手工車真的用這種理性邏輯推演起來,早就該一間一間倒個精光了,世界上哪來那麼多傻子去支撐 Rolls-Royce、Bentley、Maserati、Aston Martin 這些不是一線超跑的廠牌呢?

 

「理性的車是依照理性在賣,感性的車是依照感性在賣」,我們硬要把機械生產的理性邏輯套用到手工生產的感性世界裡,自然是格格不入的。Bentley、RR 這類手工車,最大的賣點就是八個字:「讓你花錢花個愉快」。能夠花一千五百萬買車的人,難道買不起三千萬的車嗎?在臺灣,Bentley 與 RR 連成一條很緊密的戰線:1000 萬-V8 Bentley;1500 萬-W12 Bentley;2000 萬-Ghost;2500 萬-Brooklands;3000 萬-Phantom,儘管前後價差達五倍,但這五個級距並沒有什麼可比性,全然就是哪一台看得順眼就買哪一台。如果今天有個人跑進來問 Brooklands 與 Phantom 的 C/P 值差異,通常最後還是會去買 S600L 或者美規二手水貨 Bentley,因為那是購買理性車的邏輯,不適合用在感性車領域。

 3e (6)

Bentley 之所以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電子輔助配備,就是不希望車主分心在那些東西上。手工車要呈獻給車主的,是放下一切雜念,細細品味這幾個品牌數十年,乃至於百年來的造車工藝。電子配備固然是基於安全、便利考量,但也就因為這些配備,我們就會降低更多精神在開車上,而失去品味一台車的深度。一台車之所以會這麼做,一定有它的原因。不管 Bentley、Rolls-Royce 還是 Maserati,以他們背後母廠的實力,要把車弄得像日本電子花車,技術上肯定不是件難事,但價值上,反而就失去了手工車的意義。好比我們在挑西裝,手工縫製的一定不可能比機器來得精準、畫一,但手工縫線的錯落,卻可以讓人無時感受到匠人縫製時的溫度。手工車也是如此,它就是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台有血有肉的移動工具,當看到手工縫製的皮革與手工刨切的核桃木,儼然就是「一車之所需,百工斯為倍」;反觀機器大量生產的車,配備再怎麼豪華、再怎麼先進,還是給人冷冰冰的感覺,畢竟製造者都是機器,再怎麼開,體會到的也只是機械工藝居多,至少看到內裝,映入眼簾的絕對不會是老手、工匠的忙碌景象。

 3e (1)

正好我自己就有一台車可以拿來做譬喻。這台三十幾年的大玩具,論配備早就比不上 ALTIS(當然殘值也是如此),而且真的有很多很難以適應於現在道路環境的地方,光一個倒車就得面對一卡車的死角,可是我絕對不會在車上裝什麼倒車攝影、DVD Player、17 吋鋁圈、直接點火。這些東西裝上去了,的確整台車變得平易近人許多,但味道完全跑光光,80 年代初期的車,就該配著 80 年代的科技傍身,不然怎麼去品味所謂的時光倒流呢?

 

不知道有沒有人留意過 Bentley 的車配的是哪一個廠牌的音響?Harmon Kardon?錯!Mark Levinson?錯!Bang & Olufsen?錯!Bowers & Wilkins?錯!答案是:Bentley!

3e (2)

可能全世界也只有 Bentley 的音響是 Bentley 自己做的,但這無疑透露出 Bentley 對於自家音響的信心。或許 Bentley 認為一台車的「聲音」既然是由引擎、風切與音響構成,三者都由自己來掌控,才能將最美妙的手感溫度飄進車上每一個人的雙耳,配合手工內裝的氣味,就可以讓人相信,這一千萬、兩千萬、三千萬,花的非常有價值。

 

當然,這前提應該是車上的人必須不能是像我這種理性、固執,又花不起這種錢的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ELSIOR.C@ME 的頭像
    CELSIOR.C@ME

    CELSIOR's Automotive Saloon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