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30iA 是裕隆最後一款後驅轎車,也是裕隆 logo 時代最後生產的黑頭車。

 

830iA 與前身 811 3.0 都是屬於 Y30 底盤系統,裕隆於 1986 年開始生產 811 2.0 與 3.0 兩款,後者當時打破國產車排氣量的記錄,也終於讓裕隆把千里馬比下去,而不再只是拿 2400c.c. 跟千里馬的 2800c.c. 對打。然而裕隆剛生產 811 沒多久,日產原廠就推出大改款的 Y31,甚至裕隆所生產的 811 還是屬於 Y30 前期版本,等於並沒有跟日本同步。這也不能怪裕隆,畢竟日本當時已經處於泡沫經濟即將火力全開的階段,即便是這種旗艦車型也都是兩年一小改,四年一大改的在玩(是否為真大改暫且不論),對於台灣汽車市場規模而言當然承受不起,所以不止裕隆,福特六和、羽田標緻也都是這樣的情況。

 

811 全車系都是化油器引擎,而 1988 年,裕隆推出 3.0 噴射版本,亦即這篇文章的主角:830iA,i 代表噴射,A 代表自排,也就是噴射的 811 只有自排車型。830iA 是臺灣第一台電腦噴射的國產車,且當時日產 Y30 最新科技幾乎都搬上來,誠意十足,最重要的是,830iA 價格相當實惠,甚至賣到後期,只比天王星旗艦車型多一成售價,就可以買到 3000c.c. 的後驅大轎車。看似非常划算,但 830iA 方正的線條與當時流線型的車身風潮格格不入,加上裕隆面臨與國產分家後銷量不斷被福特六和與和泰瓜分,830iA 的銷量除了保守市場(官車、傳產)以外,並沒有進一步的開拓,甚至還不斷萎縮,遑論當時國內根本沒有同級對手可言。

 

830iA 的第一手通常是吃好住好,而且比起 811 3.0 的化油器好照顧許多,所以目前還能正常使用的,車況都有一定水準。當然,不是每一台 830iA 都這麼好命,3000c.c. 的稅金不是二手車市場主流,近十年淘汰速度相當快。照片這台從車牌來看應該是當初七碼數字牌照換發的第一批英文車牌,但就外觀而言應該已經淪為零件車很久,可以拆用的已經拔掉不少,車內更是雜物堆。從車頭透露出的滄桑感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應該就會消失在地球上。

DSCF9681.JPG

DSCF9682.JPG

DSCF9683.JPG

DSCF9684.JPG

DSCF9685.JPG

DSCF9686.JPG

DSCF968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