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005年Mercedes-Benz正式與北京吉普汽車公司簽約,成立「北京奔馳 戴姆勒-克萊斯勒」,宣告在中國投產奔馳汽車(以下順應大陸用語,「賓士」一律稱為「奔馳」)。率先投產的是W211 E級的E200K與E280,後來追加E230與E350等車型。
在W204發表後,北京戴克也宣布國產新C級,並且考慮GLK在中國的表現,不排除也在地國產。
不過,W211並不算是奔馳在中國國產的第一部車!奔馳進口中國的歷史相當悠久,1902年慈禧太后收到德國公使的賀禮,即是一部Mercedes,但慈禧太后不喜歡這種東西,就下令冰在頤和園。這個說法是目前可信度最高的最早紀錄,但也不排除租界地有更早的奔馳登陸。
奔馳因為形象好、耐用,在民國初年有進口一定數量,甚至還有國內汽車製造商打算仿製奔馳製造小客車的,不過應該後來是失敗作結。
大陸解放後,當時資本主義國家封鎖對大陸進口商品,所以大陸的奔馳車除了國民黨時代遺留的,就只剩走私車與極少數的贈與車。當時比較著名的奔馳有兩部,副總理陳毅有一部奔馳600、毛澤東主席有下訂一部600 Landulet。這兩種說法也都有不少疑問,首先,陳毅的奔馳600,照說法應該是指W100的600車款,但是,陳毅的600說捐給一汽研究生產紅旗。第一部紅旗下線於1958年,換句話說,陳毅的600最晚也是1958年到手,但是W100首度對外發表是在1963年9月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時間差了五年有餘。個人推測,陳毅的車應該是奔馳沒錯,很可能是當時最頂級的W189,但因為後來的600車型名氣太響,才會產生郢書燕說之誤;至於毛主席的600 Landulet,據美國Petersen出版的「72 IMPORTED CAR BUYER’S GUIDE」指出,毛主席在當時訂了一部,不過當時中美尚未建交,這個市場封鎖是如何突破的也很值得猜疑,尤其當時奔馳是在「西德」生產,若真的對共產主義國家輸出車輛,肯定被刮到翻。另一方面,大陸本身的資料也從未提到有任何600 Landulet的事情,所以這個說法也很怪怪的。
先不論此二說的真實度,這兩則傳言可以證明奔馳在大陸的口碑,是一等一的。不過當時民間並沒有直接稱呼Mercedes-Benz為奔馳,而是逕稱「本次」或是「噴子」(也不用笑大陸,台灣以前也有很酸的說法:「笨死」)。
截至1982年,大陸約有4500輛奔馳汽車,荒唐的是,整個大陸完全沒有奔馳的維修點,都是民間師傅自己土法煉鋼。反而是周圍的台灣有四間直營保養廠,香港更多達七間!
(本圖節自1980年賓士保養手冊,整個大陸都沒有賓士保養廠)
直到1982年,奔馳原廠才在北京設立第一間中國保養廠,也正式把Mercedes-Benz定名為「梅賽德斯-奔馳」。雖然晚到此時才設保養廠,但奔馳算是第一間歐洲進口車商在中國設置保養廠的。
前面講的這些都是進口車的部分,其實因為奔馳的品牌形象一直都很好,在中國國產的傳聞並不是沒有。根據台灣這邊的資料,1974年,一汽與奔馳合作,預計組裝5600c.c.奔馳高級轎車。這個說法當然問題很多,頂多也只能推測說,一汽打算生產奔馳高級車,用意應該是取代年是太高的紅旗轎車。後來應該是不了了之。但是一汽沒有死心。
(這玩意兒有可能是大陸組裝的嗎?)
(個人推測,前述說法指的應該是大陸想組 W116,不過 W116 也沒有 5600C.C. 的規格,所以此說法疑點真是不少)
1988年3月,一汽終於如願以償,組裝了828部奔馳汽車!這是一汽繼捷達後,組裝的第二款外國車,甚至比奧迪還早一年!本來一汽是打算組裝1000部,但不知何故只有828台,而且似乎也就這麼一批。所以說,當時一汽並沒有只打算生產大眾汽車,所以應該與許多間廠商接洽。之前汽車講座有提到的「一汽克萊斯勒」,就是明顯例證。個人推測,會組裝奔馳應該是要去刺激大眾集團,因為大眾丟給一汽的僅有一款捷達,對於一汽渴望的高級車,大眾態度不是那麼積極。一汽與克萊斯勒碰壁後,當然繼續找其他伙伴填補這塊需求,當一汽真的去組奔馳後,大眾集團警覺到事情嚴重性,於是才下放奧迪到中國組裝。
至於一汽組裝的奔馳到底是什麼車?目前沒有具體書面資料,根據大陸流傳的說法,應該是W123,據說加長版本也有組裝!
組裝的是W123,也有一定道理可尋。首先,前面提到一汽與奔馳洽談是在1974年,當時奔馳W123雖然尚未發表,但是一汽的野心應該不至於生產產品末期的W115。而1974年合作會告吹,應該與國務院很有關係,畢竟當時經濟沒開放,雖然組裝奔馳可以呼應到紅旗的「國產取代進口」,但國務院堅持此政策也只有在1960年代紅旗當道之時,之後就沒聽到國務院還以此政策推廣汽車工業,所以在1979年以前,中國生產乘用車的車廠,也只有長春的一汽,然後也只有生產紅旗這麼一款而已。
那麼,1988年當時,W124都已經出來兩年,怎麼會跑去生產W123?首先,當時W124是正規進口車,奔馳不太可能願意國產來打壞售價;其次,1988年3月一汽才正式組裝奔馳,代表之前應該談了好一陣子。以捷達或者桑塔那的經驗,從簽約到正式投產下線,至少需要三年,所以一汽與奔馳洽談,最晚應該是在1985年,當時W123還在生產,適逢產品末期。把庫存貨倒給中國,向來是外資車商的作法。這樣分析起來,組裝的是W123也就不令人意外了。不過這批W123裡裡外外都與進口的W123無異,可能必須要見到零件細部才能判斷組裝地的差異。
但不論如何,這批W123已經寫下中國國產汽車的新紀錄!對於奔馳如此要求品質的車商,大陸可以組裝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不過也很奇怪,這麼值得讚賞的事情,資料意外的少,甚至一汽自己也不提,或許,其間還有很多內幕值得發掘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