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ental R 是賓利自 1952 年與 Rolls-Royce 共用車型之後,40 年來第一款獨立設計的產品,對賓利而言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此之前,賓利一直都被認為只是勞斯萊斯的小老弟,而且品牌定位始終不明確。這個僵局首先在 1982 年的 Mulsanne Turbo 登場後有了重大改變,自此賓利就是比勞斯萊斯多了渦輪,因此更適合自駕,甚至到 90 年代,反而勞斯萊斯被嫌棄動力不構,勞斯萊斯反而向賓利借將推出史上第一台有渦輪增壓的勞斯萊斯 Flying Spur。另一方面,渦輪增壓奠定品牌走向之後,賓利的消費層越趨穩固,加上 Turbo R 的成功使銷量大增,賓利下一步當然就是針對年紀頗大的雙門車型 Continental 大刀闊斧改革一番。

 

1992 年,全新 Continental 登場,如同 Turbo R 一樣,賓利在車尾也加上了 R 字,象徵改善路感。Continental R 底盤來自於 Turbo R,機械結構幾乎一樣。Continental R 直到 1998 年才有一次小改,因應工廠遷移,車名改為 Continental R Mulliner,外觀上的變動為下氣壩更新,以及鋁圈升級為 18 吋。機械上,左右方向盤死點減少 20%,懸吊也有加硬,並且可調整軟硬度。Continental R 總共賣出將近 1500 台,還包含 44 台慶祝賓利獲得 LeMans 冠軍的 LM 版,以及 11 台最終版本。可惜 Continental R 在小改之後碰上本地賓利代理權轉換,永業似乎沒有引進小改後的 Continental R,而以性能更強的 Continental T 取代。而 Continental R 在此之前報價相當高昂,1992 年到 1996 年間採英鎊匯率變動報價,1997 年開始報出 1687 萬的接單價,當時市面上只有大英國際的 Diablo SV 可以媲美,因此可能本地只賣出個位數 Continental R。

Bentley Continental R (3).JPG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