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挑一台 AUDI 長得最奇怪的車款,TT 不是排第一就是第二。概念版 TT 發表於 1997 年法蘭克福車展,造型像是外星人般,引發不小的討論。沒想到一年之後,量產版本的 TT 竟然把概念版直接投產,排在保守的其他 AUDI 車系當中,TT 更顯獨樹一格。果然,TT/TT Roadster 靠著奇特的外型,硬是在當時紅半天的 SLK 身旁殺出一片天下,同級車只剩下 Z3 還沒嚐到「缺車」的滋味。








TT 雖然區分為 Coupe 與 Roadster,但兩款車調性截然不同,其間的落差就好比 Boxster 與 Cayman 那樣,Coupe 版的剛性遠較 Roadster 強悍,加上空間運用較佳,開起來比較不會像 Roadster 這麼不實用。當然,TT 畢竟是一台小跑車,所以 Coupe 的實用度也談不上高,後座基本上沒辦法載人,即使換個 CD(換片箱設在駕駛座後方),也是考驗腰力的時刻。








TT Coupe 為了表現出剛性,車體不只低扁,A 柱與 C 柱更是連成一條相當粗壯的圓樑,感覺有點「環抱式」的調調。這種設計,造就 TT Coupe 過彎異常犀利,當然,視野就大打折扣了。不過,一開始 8N TT 的設計為了頭尾呼應,尾翼並非標準配備。但因為 TT 車身中央隆起線條導致氣流不穩定,傳出不少起意外,甚至還有知名人士無端被捲入,是以在 2001 年開始,尾翼成為 8N TT 的標準配備,但因為開發階段沒有這方面的考量,是以 8N TT 的尾翼一律都是固定式,直到第二代 8J 才有升降版本。








說到 TT 的過彎犀利度,因為高度以及底盤的調教,過彎上,TT Coupe 的表現與 Mini Cooper/AUDI A1 這類「軌道車」並不一樣,TT Coupe 反而比較像是 EVO VI 那樣,車頭指向哪裡就彎到哪裡,信心感比起 Mini Cooper/AUDI A1 更高一節。而且,這還只是前驅的 TT Coupe 喔!








8N TT Coupe 採用的引擎是 VAG 老掉牙的 5V 1.8T,前驅版已經有 180bhp 的輸出,四驅的調到 225bhp,稱為高增壓版本。但其實 180bhp 的版本,增壓幅度已經不低,渦輪啟動之後的貼背感相當明顯。相對的,水溫表也會很快的告訴駕駛人,你剛剛偷玩了一下渦輪。水溫表如此「靈敏」的反應,不免讓人擔心在炎炎夏日之際,TT 會不會變成軟腳蝦。









打開引擎蓋,1.8 直列四缸引擎雖然不大,但是已經把整個行李箱塞滿,很難想像後期追加的 3.2 引擎該怎麼擠進去。而也因為引擎室空間狹小,索性連吸熱毯都免了,稍微小操一下,引擎蓋的「燙度」頗可觀,在下雨天呸起來,引擎蓋應該會有「雲霧繚繞」的景觀。










TT Coupe 剛性相當棒,不過坐起來倒也不至於說非常舒適,助手席應該是全車裡面最「人性」的地方,椅子可以後退頂到後座為止,此時要翹二郎腿並不難。至於最泯滅人性的後座,不止腿部沒有空間,「頭殼頂」也得小心 A 到後擋風玻璃,尤其在開關後廂蓋的時候必須格外留意後座乘客的腦袋瓜兒,原廠在後廂一打開便有警語。










自排的 TT 是在 2003 年底才正式引進台灣,比起手排版本當然是好上手許多,不過 TT 的油門、煞車、方向盤都頗沈重,與其他 AUDI 車性截然不同。加上沒有中央扶手的設計,且座椅離門版也有一段距離,應該是原廠逼迫駕駛人必須雙手不離方向盤呈戰鬥姿勢。不過這麼一來,助手席也得「感同身受」,兩隻手不知該擺哪裡。此時如果助手席的人感到不快,不妨回頭望一下後座,心情會好一些。










TT 因為造型突兀,事隔 15 年再來審視這台車,還是很有吸睛度,開在路上儘管「矮人一截」,其他用路人給予的「注目禮」相當踴躍,而且不必太擔心「撞杉」,自排的 8N TT 在本地數量可能只比 RS 車系加起來多一點而已。當然,如果把 GOLF IV 底盤也算進來的話,TT 在路上還不算孤單。


























自排版本 8N TT 之所以晚手排五年才引進台灣,應該是總代理一開始評估 8N TT 偏陽剛,女性不宜。然而,這個級距的 Coupe 車型,似乎也沒別的車可以選,自排的 8N TT 反而是市場唯一。這不難從轉手行情看出,即使事隔多年,自排的 8N TT Coupe 二手價依然是 AUDI 所有車當中最保值的,這一兩年以來可以說是「免費使用」,而且相信在幾年之內也都是「免費使用」,沒辦法,當年沒有同級對手,現在二手市場肯定也沒有同級對手。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