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像得出來這種照片怎麼拍的嗎?>@國道一號臺中段


前幾天無意間算了一下,電腦裡的臺灣街拍照片已經悄悄突破兩萬張!兩萬張是什麼概念?以 2008 年 3 月開始進行這項看起來很沒意義的工作,平均每天拍 17 張照片,才有辦法在三年半後的今天累積兩萬張圖檔。更精準一點講,必須每天拍 17 張「成功」的照片才能達到這個數字。所以三年下來,投注在街拍的時間也是非常可觀的。



<凱迪拉克換個鋁圈馬上風格丕變>@台北光華商場



雖然關注汽車這個興趣已經十多年了,然而正式進入街拍這個領域卻相對短暫許多。主要原因是先前也是跟一般人同樣觀念,認為路上的汽車見過即可,也就沒有打算記錄的念頭,覺得沒這必要。直到三年多前,有意無意的街拍幾張照片後,才發現街拍的威力真是不小。



<晚上拍車的效果與白天截然不同,白天再怎麼拍都不會有這種殺氣>@台北撫遠街


有趣的是,體驗街拍威力倒也不是直接從街拍本身,而是源自於當時剛開始舉辦的車聚讀書會。那個時候是每個月舉行一次,大家坐在電腦前看這一個月大家的戰果,街拍頓時成了相當有意思的話題,看這個月什麼珍奇異獸上街招搖了。由於有車聚這種交流空間,街拍顯得相當有意思,就算拍的當下不知道或者不認為拍的對象有啥「文章」,經過眾人七嘴八舌討論就常常意外發現原來照片主角有這麼多故事。



<街拍常常可以出現這種偶然巧合所襯托出的情境>@國立臺灣大學


車聚對於街拍的催化不止於此。由於車聚討論的議題不止於稀有猛獸,一般路上見得到的車也常成為討論對象,單一個 J32 TEANA 就不知成為多少次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這時候問題來了,討論之際沒有圖片輔助,臨時上網去抓又緩不濟急,顯然有必要先把這些可能討論到的對象放進載體裡;另一方面,差不多也在此時,這個部落格開始進入正軌營運(亦即定期更新)。一篇文章寫得再怎麼好,沒有相稱的圖片也很難引人入勝,不過網路上著作權是非極多,最好的辦法就是「事必躬親」,全部都用自己拍的照片總沒問題吧!於是乎,街拍的範圍就脫離了比較特別的車子,連路上滿街的 ALTIS、CEFIRO 通通沒放過。



<JAGUAR 善於將大膽車色與優雅相結合>@台北華那威秀




街拍最常被人問的兩個問題是:拍這些有的沒的幹嘛,以及是否侵犯隱私。


 


先來講講後面這個議題好了,去年八月一日,街拍拍了三年,終於發生這種狀況。當時在台大校園拍一台平凡到不行的黑色馬自達 5,車主正好在車的另一側拿東西,我所處的這個角度恰巧看不到對方,而我拍完準備走人時,對方衝出來質問:你幹嘛拍我的車?然後就劈哩啪啦開始說什麼侵犯到他的隱私啦,要我道歉然後刪除照片。我也不斷跟對方致歉,不過似乎車主不領情,堅持叫警察來,並且逢人就說這位先生亂拍人家的車。於是乎找來了一位不算警察的校警,校警來到現場之後簡單的在筆記本上寫一點初步的筆錄,對方卻很堅持要進一步「處理」,校警就說如果還不滿意的話,只好循司法途徑了,此時對方說有沒有權利知道我是誰,校警說依照規定是不能提供這方面的資訊(這的確是,按照法律規定校警甚至連做筆錄的權利都沒有,不過顯然對方根本不知道請來的只是校警)。我心想反正事情是因我而起,我負起全部責任,於是我把我的聯繫方式給了對方,對方這時候幹了一件事情,直接把校警手上的筆記本搶過來「比對」一番,好確定我沒亂寫,然後同一時間不斷的向校警說我侵犯她的隱私云云。事情這麼一鬧鬧了快一小時,我再次致歉之後我就準備離開現場了,臨去之前對方拿出手機拍了一張我的大頭照,然後把校警巴住,又繼續沒完沒了的抱怨我的行為觸法之類的。


 


過程中我一直沒有告訴對方,我是那間學校法律系畢業的。不過我可以很肯定,對方沒學過太多法律。如果說今天在公共場合未經同意拍車構成侵犯隱私的話,那全臺灣的媒體、文化工作者以及寫生畫家都可以轉行了。當時我大可跟對方丟一句,去告啊!我之所以沒那麼做主要是我實在不想拿法律壓人。早在進行街拍之前我就已經好好研究過相關法律規定,根本就推導不出來在公共場合拍照到底犯到什麼法律。對於有體財產(權利客體)是沒辦法主張什麼肖像權的,前幾年 101 窮瘋的時候有位天才想出一個主意,打算將所有商業廣告裡面有 101 出現的通通要求支付智慧財產費用,後來當然是在眾怒下不了了之,相同的,我對於我的車,也無從主張相類似的權利。固然自己的車被別人亂拍可能會讓人感到不滿,但法律不可能管到所有讓人感到不滿的事情。不過也因為如此,所以在街拍的時候我盡量以不打擾到車主為原則。 



<這種只進口一年的日製進口車現在不拍可就難囉!>@台北東區


至於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海量街拍」?事實上在街拍這麼久之後,全世界我只遇到另一位仁兄也是搞海量街拍,就是大名鼎鼎的香港 Kenny。不過我進行海量街拍倒不直接是受到他的影響。除了前面講過的車聚因素外,最主要的是,當我們把路上的汽車當成是一種交通文化的時候,每一台車都可以算是「文化印象」。講白話文一點,現在如同過江之鯽的 CAMRY、SENTRA,三十年之後還能見到幾部?反過來說,現在想要找個當年速利 301 的街拍去哪裡找啊?



<街拍的照片可以不經意的呈現出「生動」>@國立政治大學


文化這種東西就是這樣:等你覺得有價值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做了,只有在一般人覺得不怎樣的時候先做起來放,等到這些事物逐漸從視相變成記憶(也就是不容易看見了),就可以感受到當初的文化記錄有多珍貴了。



<這種結合本地建築特色的街拍,在跟海外交流時別具說服力>@國立臺灣大學


其實街拍照片的「價值感」倒也不需要等上個什麼二三十年,像這幾次車聚在邊看照片邊討論的時候,常常發現一些本來覺得不怎樣的照片其實很有典故的,下面兩張照片就是典型的例子:



<汎德第一批 M318iS 精裝車,配上特殊的五爪鋁圈以及前門版的「M3」字樣,現在已經不容易見了>@臺南市


<三年前這種消防車數量還不算太少,所以拍的當下也是有點猶豫,後來在無意間發現,這台車竟然是「唐榮」打造的,現在根本不可能見到了>@臺南土城


海量街拍的價值與威力如此大,為什麼全世界只有兩個人在做?講白一點,人都很懶。先不要講拍車好了,每天拍十七位辣妹連續三年半,就算身為正常的男性也會膩。海量街拍不過兩種途徑:拍停著的車、拍正在行駛的車。前者勢必得「行萬里路」,後者看起來可以「以逸待勞」,但其實也是得忍受各種風吹日曬。即使對車很有興趣,隨便找一位車友站在太陽底下拍路上過往的車一個鐘頭,大部分的人都會翻臉,沒有決心和毅力基本上很難辦到這種事。



<畢竟臺灣也不算大,街拍偶爾也會跟一些已經在其他網站上面曝光的稀有車不期而遇>@台北內湖


羨慕日本玩車文化以及風氣昌盛嗎?日本這幾年陸續出版了「戰後街拍」、「昭和街拍」等早年街拍主題的專書,讓人看了非常過癮。相信有很多人都想問,臺灣怎麼沒有這種書、這種資源?道理很簡單,今天隨便上個汽車網站,大家最喜歡追逐的莫過於歐洲跑車、豪華轎車,或者說哪間國外車廠又幹了什麼事情,又有誰關心過我們自己的汽車文化?隨便舉個例子,裕隆最早外銷的車是哪一款車?納智捷?錯;飛羚?錯;速利?錯。去網路上面慢慢找?這可以省下來,因為我都試過了,沒有就是沒有。



<本地凱迪拉克與「禮儀車」的關係總是很曖昧又很有意思>@台北二殯


這就反映出一個很弔詭的現況:在網路你可以查到法拉利、保持捷這幾年哪一天幹過什麼事,但卻查不到新苗汽車賣了上百台 FIESTA 到越南,也查不到飛羚 102 轉賣到非洲哪個國家去。奇怪了,自己國家的東西都沒好好研究,反而一股腦的跑去管人家外國車商的動態,然後去羨慕日本、德國、英國、美國的玩車條件有多好。自己不為這片土地上的汽車盡份心力,跑去羨慕他國的是是非非,豈不本末倒置?



<從小時候見到的 CX 就是這樣破破爛爛的居多,不過現在不記錄下來過個三五年可是連破爛的 CX 都見不到了>@台北愛國陸橋


拜現在科技所賜,數位相機相當方便,拍照不怕沒拍好,又可以直接上傳到電腦直接管理,害得坊間多少照相館關門大吉。在研究汽車文化的領域裡面,拍車算是最便宜的途徑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今天如果要出國觀光,我想也找不到比多拍幾台國外汽車照片來得更省錢了。自從買了數位相機之後,照片量逐年倍增。以上一台除役的 F70 而言,一年足足拍了 61,000 張,平均一天將近拍 170 張,似乎整年下來也沒花到什麼錢,就只有添購幾顆電池以及電腦開機與電池充電的電費而已。有這麼好的條件還不好好利用,那可真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注意這台 CHRYSLER 警車沒有車頂警示燈喔!>@二高關西休息站



按照我的習慣,一出門就把相機繫在腰間,像是等紅綠燈這類空檔,抓住機會就可以開始進行汽車文化記錄,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加減做也無傷大雅。這種「陶侃搬磚」的模式,也就是促成兩萬張的積砂。而且隨著經驗的累積,一些不可能的角度與時間點,都可以慢慢突破,並且增加成功率。有太多事物是稍縱即逝的,沒有練得一身好功夫,豈能留住這些「飛鴻雪泥」呢?



<據說這台是跳跳車,也是目前親眼見過的唯一一台,現在當然已經消失在地球上了>@台北士林夜市


藉由突破兩萬張的這個機會,一方面發發牢騷,但最重要的還是希望更多人投入汽車文化領域的耕耘。當然,汽車文化的研究不一定非拍照不可,做文化的方法有無限多種可能,只要抓住身邊的機會,就算是自家的愛車,好好記錄下來也會是一份珍貴的汽車文化史料。



<像這種早年的完稅貼紙,因為根本不可能拔下來,除了拍照並無它法「留存」(除非把整塊玻璃幹下來)>@台北陽明山永嶺


「文化」這種東西到底價值幾何?我只能說一句「文化無價」,這是沒辦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投入文化上面的心力、成果,也不應該動輒以金錢視之,否則只會阻礙文化的發展。無奈現實上有太多人太多事業團體打著文化名號或者仗著資源雄厚在斂財,偏偏我國擁有一部亂七八糟專門保護財團的智慧財產權法,尤其對於剛起步的文化研究(比方汽車文化),處處都是限制,動不動就得冒著被人家告的風險才能進行推廣。我可能是貪生怕死,所以我不太敢幹這種事,不過我也是對這些文化推廣者至上崇高的敬意。



<525iSE、318iSE、325iSE 都是臺灣獨步全球的「特有種」>@台北縣永和永福橋


其實,我向來對智慧財產視如糞土,但這並不是說我不尊重別人的智慧財產,而是說我並不把我的智慧當成一種「私有財產」。君子愛才取之有道,我雖然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但也取財有道,在文化這個領域,既然文化無價,我也很樂意最大限度的貢獻我自己的資源。這兩萬多張街拍照片,全部都是我三年半來一個人一雙手累積而來,一句話,只要是用在非營利汽車文化研究的,我無條件雙手奉上。我相信全臺灣握有這種資源的也不多了,兩萬張照片可以分析出許許多多有趣的汽車文化,只要你願意做,我就把兩萬張照片無條件、免費給你,甚至日後累積到三萬張、四萬張,我一樣可以雙手奉上。資源要被利用才有所謂的「價值」,就好像我在車聚每次都會帶一狗票書讓大家盡情的翻,翻壞了、破損了我也不會介意,書的用途就是拿來傳遞知識。一本再貴的書,束之高閣也只是空談。照片也是一樣,我可學中央社一張賣個一萬五兩萬的,或者直接按照對岸的行情 500 人民幣賣斷,但那一點意義也沒有,反而更像是文化斂財,對於汽車文化沒有正面幫助。



<這台「混搭」的 E23 雖然破破爛爛的,但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台北市基隆路


底下是我從兩萬張相片當中,挑選出一些比較有意思而且之前比較沒在部落格上面曝光過的照片,一起欣賞街拍的魅力吧!



<跑車就是要「跑」才有意思> @台北西湖



<鄉下地方的騎樓,總是充滿著驚奇>@南州



<街拍偶爾可以遇到細心的車主,整台車顧得非常完整>@臺南康寧大學



<有沒有發現消防隊這批 FUSO FIGHTER 消防車全部都是配雙圓頭燈?其實消防隊算是公家機關裡面最好打交道的,消防隊裡面的辣貨也不少喔!>@臺北市光華商場



<車友疾風說得非常有道裡:「國道」客運就應該在「國道」拍。為了拍這張照片,我幾乎把臺北國一國三國五的周遭都翻過來找,好不容易在一個荒郊野外找到這個角度,是不是比起一般道路的照片更有 feel 呢?>@新北石碇




<誰說商用車不能有個性?這台 CANTER 吊車不僅選配 CUSTOM 車頭,還把輪胎反裝>@台北公館



<街拍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常常可以不經意拍出這種把一台車詮釋得相當的照片>@台北陽明山拔子埔



<雨天拍照麻煩嗎?的確是,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雨天拍起車格外「動感」>@台北 101



<大貨車也很值得記錄,商用車畢竟是生財工具,常常被車界所忽略>@新北坪林



<只差車頂就可以變身了>@台北景美



<請君上座>@台北大安區區公所



<看得出這台大發有什麼學問嗎?車頭平標是一隻神獸,只有頂級的 Mi-16 才有喔>@台北大直



<記得是聲寶率先開出第一槍,把 STRATUS 當成 NEON 在賣,頓時 STRATUS 滿大街;相對的掛 CHRYSLER 的 CIRRUS 就不容易看到了>@台北內湖



<推測這組爆龜是「一手打造」的。的確,會想要改裝 SAAB 的人都還滿「異類」的> @國立臺灣大學




<再猜猜看這麼動感的 G35 Coupe 國道奔馳照片怎麼拍的?> @國道一號雲林段




<小時候上學途中,總是會遇到一位貴婦開著一台亮麗的 504 送家中公子上課,現在根本找不到這種場景了>@臺南土城



<雖然型號差了一號,趕飛機應該也可以找這台車幫忙> @台北國父紀念館



<要遇到兩代同堂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左邊那台格外稀有>@臺中東勢



<臺灣 W140 計程車的密度實在滿高的,好像德國都沒這麼多 W140 拿來跑車的,真不知道這些運將怎麼維持生計?>@台北松山機場



<留學生自攜歸國的車,讓道路增添不少話題>@台北景美



<隔著一道安全島,還是可以感受到野獸的咆哮>@台北民權東路



<這張照片在部落格曝光過很多次,沒辦法,它堪稱是最讓人垂涎的一塊車牌>@南投竹山



<ISF 是不折不扣的羊皮狼,不要被電到了>@高雄鼎金系統




<偶爾也會在路上遇到這種小事故,拍照的時候當然得避免對車主幸災樂禍的聯想>@國道一號安定匝道




<V6 TUSCON,你見過嗎?>




<日蝕是那個年代無數青年的夢想,50 多一點就能擁有,一開始還送上闔眼頭燈喔!不過照片這台不是日蝕,是美國表兄 Eagle,據說最後一批的出清價只比多利貴一點...>



<怪物通常不會自己送上門,這台 PREMIER 是我在社子島瞎繞了三小時才找到的>



<原來 CAMRY 這麼有動感,開了那麼久都沒發現>



<軍方車輛算是在街拍領域裡面最容易有法律問題的,好在這幾年國軍力行「親民政策」,基本上不要站在營區門口幹這種傻事是不太會惹麻煩的。然而軍車往往是退伍男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像圖中這玩意兒就讓大夥聊了一小時都還捨不得「轉台」>



<廢棄公車拿來都休息室或者貴賓室,也不啻為保存文物的辦法>



<街拍另外一個值得留意的地方就是車牌,圖中「WV」是從臺東發牌的,繞過半個臺灣開到臺北市>



<領臨時牌的首都客運,駕駛員名字是空的,總不會是無人駕駛吧!>



<輪胎刷新器是臺灣的一項特色,感覺除 SCANIA 以外都得司機自己綁皮帶>



<勝利在兩三年前還不算太少見,幸好當時拍了下來,這台車沒多久就跟旁邊的牆壁一起「灰飛湮滅」了>



<803 當年因為廣受野雞車以及計程車青睞,現在才能有這種保有度。對照起來,隔壁那台 805 根本見不到了,遑論兩台停在一起的畫面>@嘉義北港



<這位辣妹,您好像違規了>@臺北市復興北路




<見到條子行使公權力,這位司機大哥已經在爆青筋了>@臺北市民權大橋



<當時見到這台一代喜美覺得也不怎樣,好在當時有拍起來,現在才發現要在路上見到一台不要說是一代,二代都很困難了>@臺南新營



<自從「補教人生」上檔以後,這種「高國華紅」的車色拍起來格外有趣>@臺南安南



<30 年前的老皇冠,沒有「大使」的幫忙是不會出現在臺灣的。要拍這種車除了「運氣」還得靠「眼力」>@新北鶯歌



<校園裡面除了所謂的「留學生自攜」車以外,還有這種「實驗性」車輛也值得注意,有沒有發現它是一台美規車?>@國立臺灣大學



<老到炸掉的 MS60 CROWN,不拍真是對不起這個社會了>@苗栗頭份



<ACV30 CAMRY 有什麼好拍的?等你發現 2.0J 有多難見到的時候再來想一想這個問題該不該問>




<很好奇這種改法是不是「臺灣特色」,可惜沒有韓國街拍車友來解答>@台北西湖




<這麼一台經典貨車就這麼準備投胎了,注意看車門還有最原始的六碼車牌號碼,唉~>



<全臺灣路邊停車當屬這位車主最猛,勞斯萊斯直接丟路邊,燈泡被打破、板金被刮直接貼上透明膠帶,的確也不失為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啦!但飛天女神扔在路邊好像不太對吧!>@台北銅山街 




<號稱小 EVO 的馬來西亞鋼砲,要拍到第二台真是有夠難呀!不過阿豪葛格,我還是達成這個任務了!>@國立臺灣大學


 


覺得照片精彩嗎?拿起你的數位相機,加入文化記錄的行列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