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台灣西半部開車的朋友,面對西臺灣目前已經「綱舉目張」的橫向快速道路肯定不陌生,但是有時候要去某些快速道路,還得先從一高二高爬下去平面開一小段路,然後才能接上快速道路,相當不便。既然快速道路要聯絡東西兩側,為何有不少快速道路沒有跟南北向的一高二高做直接銜接呢?這種想法相信很多人都有,而底下這則新聞則更是集大成的把高公局痛罵了一頓:http://tw.news.yahoo.com/%E6%9D%B1%E8%A5%BF%E5%90%91%E5%BF%AB%E9%80%9F%E9%81%93%E4%BA%A1%E7%BE%8A%E8%A3%9C%E7%89%A2-%E9%80%A3%E6%8E%A5%E5%9C%8B%E9%81%93%E8%8A%B1%E5%A4%A7%E9%8C%A2-221055348.html,套一句阿扁的口頭禪:「有這麼嚴重嗎」?



舉個北部的例子,66 號快速道路東起觀音,西至大溪,中途有跟中山高銜接,但末端就故意不與二高接在一起,至少必須要經過兩個紅綠燈才能相互銜接,實在挺不方便的,難道是高公局蓋到一半沒錢所以來個「半套」嗎?72 快速道路就是硬生生的從上面穿過一高二高然後裝作不知道,難道高公局那些人有這麼笨嗎?其實「在官言官」,對於主管機關而言如果設計當時多開些交流道,工程款可以追加更多,下面油水撈更多,再怎麼笨也不會跟自己的利益過意不去吧!所以這種設計根本就是「故意的」。


 


故意?沒錯,就以上面 66 快速道路為例子,每個在北部開車的都會有個慘痛的經驗,那就是北上一過 66 快速道路匝道之後開始狂塞,尤其上下班尖峰時刻,簡直是動彈不得;南部這邊就以國道 10 號鼎金系統為代表,每次經過這裡就是一場鬥智鬥力的肉搏賽。原因很簡單,就是台 66 與國 10 的東西向車流太大,一下子湧進湧出高速公路根本承受不了,像鼎金的北上匝道(中山高要銜接鼎金系統)根本就是個死亡陷阱,每次車流至少都排上一公里,外側車道只要有敗類搞「最後一秒鐘」切出口,很容易導致後方車追撞,我自己就親眼目睹很多次「真人表演」,總覺得怎麼會有這樣的設計出來?



其實台 66、台 72 也就是基於這樣的邏輯「故意」不跟國道直接相連,當初高公局在評估車流時就有發現,如果直接跟中山高銜接,容易發生像鼎金系統那樣的危險出現,才逼駕駛者必須下交流道繞一下。大溪那邊如果直接與二高接上去,二高肯定會爆掉,尤其龍潭到大溪路段早就已經在尖峰時刻開放路肩,而大溪再往北一直到國二匝道中間幾乎沒有路肩,將台 66 的車流直接引上去,肯定會引發停車場般的大塞車的。



那麼為什麼新聞上面說高公局現在在「亡羊補牢」的規劃與一高二高的匝道呢?這還不都是萬惡的官員與民意代表?何智輝主政苗栗期間,不知道宣揚了幾百次要台 72 線開個交流道給高速公路始終沒有成功,現在這個任務終於給拆除大隊縣長給逼出來(或許高公局怕哪一天員工旅行原來之後發現辦公大樓被拆了吧),如此除了可以讓地方父母官或者民意代表宣揚政績,必須徵收的土地又有一定的操作空間可以玩,何樂不為?更離譜的應該是西濱,一開始高公局規劃立體十字路口,卻被當地民意代表杯葛,逼公路總局改為平面交叉,形成很荒唐的「快速道路得等紅綠燈」現象。等到當地居民被撞死一堆之後,又有民意代表把平面交叉推給公路總局,幫當地居民「爭取」立體交叉,然後再花一堆錢去改造,一前一後的民意代表通通都有政績宣傳,真是何樂不為?


 


臺灣這幾年景氣差歸差,但路上塞車的程度是越來越嚴重,再怎麼不景氣也是得開車出去,但臺灣島內人口過度集約,要解決交通流量移動問題,現在又多了媒體這一關得過,路政主管機關的位置可真是越來越難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