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期的鐵軌是源自於馬車時代,當時人們發現讓車廂跑在軌道上,馬在拉車會更加省力,不過因為當時修築成本高,而且耐用度低常常出軌,直到火車發明之後不斷改進,才有現在的普及度。

 

鐵軌既然是火車與路面的交接點,自然要定期保養。坐過台北捷運的應該會看到北捷的「磨軌」廣告,每天的凌晨三點到四點,北捷會出動磨軌車把鐵軌拋亮。不過捷運因為電氣化供應線路設計,上方不需要拉設電線,北捷不太需要用到軌道車輛以外的維修車輛來養護路線。然而對於傳統高架化電線的台鐵以及高鐵,光靠傳統軌道車來進行養護還是不太夠,於是很早以前就出現由貨車改造的道路鐵路兩用工程車。

 

目前最有名的這類軌道維修車輛,當以 Unimog 領銜,號稱可以攻克各種困難地形。不過以台灣的鐵路環境而言,還不至於出動到那種等級的維修車。不過目前國內似乎也還沒有專業的改裝廠,因此這類道路軌道兩用車還是以原裝車輛為主。照片這兩台右駕車,很明顯來自於日本,雖然便宜,不過島是有另外一個缺點,就是右駕的上下車。目前台灣的鐵路(其實大部分地區也是這樣)是靠左行駛,如果維修車要在月台旁的鐵軌施工,不見得好上下(尤其只有月台一側有軌道時),不過這種機會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還是在荒郊野外的軌道出勤。而這兩台車既然是在竹東,應該就是內灣線的專屬養護車輛。

 

倒是怎麼沒有領個機械車牌呢?

DSCF0004.JPG

DSCF000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