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 BMW 叫好不叫座的車,第一位出列的肯定是 Z3 Coupe。

 

Z3 Coupe 膺選的原因並不難理解。Z3 Roadster 剛發表時雖然有 007 電影的加持,但一方面 Z3 只在黃金眼裡面出現沒幾秒,二來 Roadster 在 BMW 的車系裡面算是很新鮮的級距,固然 Z3 之前有 Z1,但 Z1 實驗性質濃厚,而且當年其實也沒有很叫座(原廠也很清楚所以挑明說限量販售);最重要的是,Z3 推出沒多久就遇上 SLK 與 Boxster 這兩位勁敵。

 

Z3 一開始只有 1.9 的單一規格,雖然是 M44 的雙凸規格,但動力實在是不怎麼樣,只能說夠用而已,原廠因為用戶反應性能不佳,稍晚才追加 2.8 版本,但此時 SLK 的電動硬頂話題性實在太高,只有傳統軟篷的 Z3 除了外型,賣點並不高,因為要論性能與動態,986 Boxster 也已經上台搶市,而且對於 E36 底盤稍有研究便可發現,Z3 的平台並沒有多先進。

 

其實 E36 只能算是 E30 的大規模小改,E36 底盤前段與 E30 幾乎一樣,後半段改動幅度比較大。而 Z3 因為敞篷設定,底盤更動幅度沒有 E36 來得大,而且 Z3 內裝比較像是 E30 修改過去的樣貌,雖然不像 E36 ti 那麼含混,不過線條明顯沒有 SLK 或 Boxster 那麼新穎。如此一來,從 Z3 Roadster 延伸出來的 Coupe,先天條件就居於劣勢。

 

再者,Z3 Coupe 的外型與其說是 Coupe,不如說是兩廂 Hatchback,這在同級車算是一絕,因為根本沒有這樣價格的 Hatchback 在市場上出現。少了廠篷的 Z3 Coupe 當然動態表現更優,不過兩廂 Hatchback 的外型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比 Z3 Coupe 還貴的兩廂 Hatchback 大概只有金字塔頂端的 Zagato 特裝車才敢這樣玩,於是 Z3 Coupe 注定不會賣得好到哪裡去。

 

BMW 在面對 Boxster/Boxster S 挑戰性能後,終於推出終極版本 Z3 M Roadster,在性能面扳回一成,不過卻對銷量沒有什麼幫助。臺灣因為油耗關係,全面搭載 321 匹引擎的 M Roadster 並沒有正式引進,當然隨後追加的 M Coupe 也不在汎德展示間出現過,水貨相當零星,畢竟國外報價相當貴,卻只是買一台兩廂車,在當年三廂車當道的臺灣市場,接受度實在很有限。

 

然而物以稀為貴,當年叫好不叫座的 Z3,現在二手行情都比同期的 E36 敞篷來得亮眼,數量更少的 Z3 Coupe 幾乎已經到了隨便喊的程度,若又是照片這種 M Coupe 就更不用說了。

BMW M Coupe (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SIOR.C@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